大明天工_第一四三回 炮兵初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三回 炮兵初战 (第3/3页)

活动的辅兵,就开始后撤,他们的动作让不远处的建奴发出一阵欢呼。

    车在前,弓箭手在后,建奴大军气势汹汹地压了上来。

    看到几乎空无一人的矮墙,李永芳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总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对方看上去似乎很脆弱,但却丝毫不乱,不知道会不会有陷阱。

    不过前面七百人已经上去,这会儿想调整也来不及,也只有先打一打看了。

    “一千尺!”在指挥塔上,负责观测的工兵报出了建奴前锋距离棱顶地距离,虽然并不精确,但使用了几何测算地方法,要比传统的目测来得更加可靠。

    设在矮墙后面地观察哨也注意到建奴最前面的车,已经到达一千尺距离上,事先摆放好的石块。

    车后面跑出十几个杂兵,用力将那块磨盘大小的石头推到一边。

    一千尺的距离,复辽军的中型火炮已经够到,也是参谋制订的作战计划中,开炮射击的距离,不过具体使用,也要各部灵活掌握,李彦也不知道在这个时候,实现严格的参谋制度。

    骆养性在指挥塔上咧嘴一笑:“等等,等到六百尺,六百斤和四百斤的大炮一起开火,这距离远了,打起来可没什么效果。”

    亲兵也不敢揣测自家上司的真实想法,只是立刻将这个消息传送给前面的炮兵,也有传令兵用旗语将这个情况告诉了中间金州城上的总指挥部。

    “骆养性这么做,会不会将建奴吓跑了?”李彦有些担心西边的火力太猛。

    “要是能吓得建奴不敢再来,岂非更好?”王国兴在旁边笑了笑。

    “算了,火炮这个东西,感觉作用还是有限,”李彦摇了摇头,至少他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让这种实心弹的火炮发挥不出作用。

    从一千尺到六百尺,建奴并没有用多长时间。这已经接近建奴弓箭手的抛射射程,地面上的石块、水泥柱等障碍物也多了起来,车不得不停下来,让杂兵清除这些障碍。

    建奴兵看到对面的矮墙后面还是稀稀拉拉的几个人,都有些疑惑:明军是不是都跑光了?

    就在他们这么想的时候,矮墙上高出地几个地方。前面的木板突然被抽调,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一共有七八门的样子。

    火炮?建奴兵都是愣了愣,纷纷呐喊起来,要前面的杂兵赶紧清空了路面,好让车冲到前面去。

    乌尔古岱和李永芳距离城墙一里多,看不清具体情况,只看到矮墙上面突然跳出几个人,很快又消失在矮墙后面。然后就看到矮墙上方腾起七八朵烟柱。

    “火炮!明军有火炮!”李永芳心里突的一下,虽然明军有火炮原就在预料之中,但侧翼居然也有七八门火炮。可想而知明军起码有三十门以上地火炮。

    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李永芳总觉得对面这支明军有些怪异,生怕有什么阴谋在里面。

    复辽军的火炮都是经过多次实弹校准的,虽然没有那么精确,但要命射一千尺、六百尺,火炮应该用多大的角度,都已经校准好了,第一次齐射的效果特别好。

    八枚四斤、五斤重的铅弹,除了一枚擦着建奴的队列。从东边飞了过去,没有伤到人。有两枚在队列前不远着地,弹起来以后撞在车上,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

    其余五枚,有三枚是直接砸在车上,七八寸的木板即便是裹着牛皮,也是瞬间被砸得支离破碎,紧挨在车后面地建奴兵被余势未衰的铅弹击穿,连飞溅的木屑也成了杀手。着弹处附近顿时一片惨叫。

    越过车,砸进人群地两枚铅弹,更是带起一路腥风血雨,首当其冲的建奴兵,直接被铅弹撕裂成了碎片。

    依托车的建奴阵列,顿时一片人仰马翻。

    李永芳面沉似水,八门火炮,有效射击如此之高,可见对方是早有准备。

    “快。快点向前。明狗的火炮打完了,现在冲上去就是。”车后面,建奴的兵头大声喊道。

    以往和明军的作战经验,明军的火炮在射击过一次以后,往往要过很久才能开出第二炮,建奴兵都是知道,果然是一齐呐喊向前冲。

    炮房里面,炮兵们动作迅速地将火炮拖了回来,熟练地清理炮膛,装入火药与铅弹,然后将火炮又推了上去,重新调整角度,这时候已经不讲究齐射,谁装好了就是一炮,命中率却是没有刚才那么高,只有三枚打入了人群,砸烂一架车。

    “快,再快一点,建奴冲到五百尺了!”

    两步三尺,一百尺不过三四十步,火炮也就只能够打一次,不过建奴冲得猛,有两辆车没有稳住,翻倒在一旁,建奴发起狠来,索性也不要车的掩护,竟然直接就冲了过来。

    “这些也都是汉人?”金州城头,李彦沉着脸问了一句。

    没有人回答他,复辽军的高层差不多都是京津人,对于辽东地情况远算不上熟悉。

    “如果我大明的军队都有这么勇敢,也不会一败再败了,”王国兴吁了口气,恼怒地说道。

    李彦伸手指了指汉军身后的建奴骑兵:“看到没,那就是答案,以我们复辽军的士气似乎并不需要督战队,不过要是金州营的话,恐怕还是得设立督战队。”

    作为参与战争的新人,李彦和兵战俱乐部系统出身的将领最大的优点便在于不断学习,这一点,或许在建奴的身上也体现得很明显。

    随着建奴地逼近,西城的八门四百斤大炮也开始加入射击序列,预设好的射击角度让这一轮的射击效果同样很好。

    “快点,炮口放平一点……”

    与复辽军的长枪兵与火铳手相比,这些炮兵倒是第一次参加战斗,虽然训练也很刻苦,但到了战场上,难免会有些紧张。

    建奴军越来越逼近矮墙,已经是到了弓箭抛射的射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