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0章 陈友死,陈友案终结,紧箍咒再生效  (第3/6页)
、俞山、俞纲又陆续移民40万去宁夏,20万去甘肃,山西被移走了近百万人口。    而煤炭生意兴起,新晋商以煤炭为基本,再次兴隆起来。    北方巨富之地,首称山西。    本来晋人就擅长经商,虽被朝堂打断了根子,随着煤炭业兴起,晋商再次崛起,天南海北都有晋商的影子。    北京新兴什么产业,山西就会冒出什么产业。    因为山西人富啊。    有消费能力,产业才会兴起,把整个山西的财政调动起来。    而山西军,更是宁夏军、甘肃军、热河军的主力构成人员。    山西各卫所,巅峰时期有七十万人,诸番调动后,山西军还有23万,皇帝南巡,主要从山西抽调边军。    随着大批山西人,移民去西北,导致山西人在哪都有老乡,他们把生意做到了甘肃、宁夏去,最远的已经做到了吐鲁番了。    这个被皇帝忽略的省份,却在重现生机,生机勃发,大有和河南争一争北方第一富裕省份的宝座。    甚至,山西还飘了,想和江南争一争谁富的念头。    王伟卸任,俞山和俞纲,也要返回京师了。    中枢的乱象,他们也知道。    汉宗案、妖书案、陈友案,三案频发,中枢有党争之象,混乱之局面。    俞山还写了一封密奏,送到皇帝手中。    言明党争的可能性,以及危害。    然而,皇帝一直没回信。    这让俞山的心在下沉,党争的局面是皇帝亲手开启的,目的何在呢?    于谦!    用党争来控制于谦?    不应该吧,于谦虽掌兵,但人在中枢,难道还能造反不成?    不是于谦呀。    再结合皇帝在江南的所作所为,皇帝为什么如此深恨江南士绅呢?    江南士绅对中枢是很听话的,让交税就交税,杀头就杀头,也没怎么呀?    俞山想不出所以然来。    但他可不想进中枢这个大染缸,看看俞士悦的下场,这个皇帝不疼,中枢不爱的倒霉蛋,被拎出来查案,最后被踢出来背锅。    他俞山的处境,还不如俞士悦呢。    皇帝对俞士悦是无视,对他俞山是没好印象。    他去了,不就是当靶子吗?    皇帝估计就是打这个主意,让他俞山进京去当替死鬼。    所以,俞山上书请辞,并在潞州装病,不肯回京。    俞纲也聪明。    三案频发,肯定得有人当替死鬼呀。    执掌中枢的诸位老爷,都是皇帝的心头好,哪个都舍不得杀,那就得让他去顶缸呀。    所以,俞纲在回京的路上,平定州病倒了,留在平定州养病。    启程南下的王伟,在路上叱责他们不尽忠心。    立刻上疏陛下,请皇帝派太医院太医为他们诊治,省着他们装病。    王伟当然急了。    他是于谦的党羽。    三案频出,得有替死鬼呀,俞山、俞纲不就是最好的替死鬼嘛!    俞山请辞的奏疏送到内阁,执笔的正是姚夔,会心一笑,大笔写下驳回。    请太医院的太医,去山西照看两位阁老。    山西就在京师西侧,来往通信一天就能抵达。    俞山和俞纲收到了回信,两个人脑子轰的一声,炸开了,姚夔是真损啊,非得让他俩回京顶罪。    俞纲最狠,他把窗子破坏,真把自己弄感冒了,装作病危垂死的模样。    太医不显山不露水,一副药就让他起床了。    然后抬着回京。    俞山和俞纲在京师门口,彼此对视,眼泪唰的一下流下来了,命咋就这么苦呢?    比他们命更哭的是陈友。    陈友被押解回京,他前脚刚走,吐鲁番就丢了,坐实了阴占吐鲁番之罪。    他俩上午入京,陈友下午入京。    好好的沙州侯,变成了罪人。    他被带到大理寺,被五司会审,周瑄任主审官,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实担任副审。    “吐鲁番头人对满速儿强压政权,并不满意。”    “所以我就暗中说服这些头人,归顺大明。”    “恰逢东察合台汗国的大汗阿黑麻寿宴,满速儿回亦力把里过寿,我就瞄准机会,攻克吐鲁番诸城。”    陈友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他承认,确实和满速儿商谈过共管的问题。    但那是给东察合台汗国看的,他还和满速儿达成协议,帮助满速儿谋求可汗之位呢,作为回报,他愿将豁刺棱部的地盘让给大明。    周瑄和李实对视一眼。    豁刺棱部的地盘,有二十个吐鲁番大,虽沙漠纵横,但那毕竟是西域古地。    审讯中途,陈友身体不适,请太医来诊治,审问中断。    第一次审讯记录,呈送到内阁。    “本官之前就说,陈友若是真有功,谁来负责?”姚夔剑指于谦。    于谦指着这纸:“凭着区区数言,就能脱罪?”    “周寺卿,本首辅问你。”    “伱可问过陈友,陈友占领吐鲁番后,可知吐鲁番土地几丈几何?可耕田土多少?牧场多少?百姓几人?甚至有几座大城,几座小城?”    于谦冷笑道:“连这些基础问题都不问吗?”    “若吐鲁番是我军打下来的,岂会因他陈友一走,吐鲁番就又丢了呢?”    “本首辅看呀,这陈友之战功有问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