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召唤:只有我知道的历史_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谪仙人!真理永远只在射程之内!(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人间谪仙人!真理永远只在射程之内!(求订阅!) (第5/5页)

联合了一些胡商,一起抗议了起来。

    他们指摘大唐朝廷竟然和平民抢饭碗,这等与民争利,与外邦争利的行为,实属不应该。

    长安城中,西市内外,来自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高丽、百济、新罗、日本等各国各地区的商人,抱团在一起,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要求唐朝的朝廷不要开海经商,不要和他们争利。

    他们知道,如果只有几个人抗议的话,大唐朝廷是绝对不会管的,所以几乎所有外邦商人,都主动联合在一起,进行了各种抗议。

    他们在西市的各个里坊中走出,联合在一起,走出了西市。

    “大唐是天朝上国,如何能和我们这些蛮夷抢饭碗?这是大唐应该有的礼仪吗?”

    “堂堂天朝上国,竟然和我们这些蛮夷争利,这简直太不应该了!”

    “大唐不能这样做,这样做会让大唐在海外的名声变得非常差啊!”

    “大唐是天朝上国,是万邦之首,如何能下场和我们这样的蛮夷商人做生意?”

    “我们需要见大唐皇帝,我们要见大唐皇帝!”

    这些商人一边抱团游行,一边异口同声的喊着,他们看上去非常愤怒。

    此前,他们听说了这个事儿后,就试图贿赂曾经贿赂过的官员,让他们出面帮忙解决。

    然而海外开商这件事情,是皇帝和满朝诸公,一起做出的决定,他们贿赂过的官员,根本不可能帮他们。

    没办法通过这一渠道解决问题,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抱团在一起。

    此刻。

    有维持秩序的衙门之人来,试图让他们回到自己的里坊,不要这样继续闹下去了。

    可这群外邦人假装没听懂,毫无顾忌的推搡着衙役,根本不将这些普通的衙役和士兵放在眼里。

    他们的身份放在这里,量那些士兵衙役也不敢动手。

    随着事情越闹越大,朝廷动用更多的人来阻止这群抗议的外邦商人。

    “回去!”

    “都给我回去!”

    “不准再抗议了!”

    “开海经商这是朝廷的决定,你们抗议是没有用的!”

    然而看到唐朝皇帝不准备解决问题,反而要镇压他们的时候,他们异口同声的喊着:“我们要见唐朝皇帝!”

    “我们要和大唐皇帝说话!”

    他们的问题没有解决,是不可能退缩的!

    很快。

    随着推搡之下,冲突很快就爆发了。

    一些激动的外邦商人,仗着人多势众,直接动手打死了数名衙役和士兵。

    打死了人,这些外邦商人也一下就冷静下来,意识到他们犯了大错,一个个瞬间如鱼鸟散去。

    等到更多的士兵赶来,这些外邦商人已经看不到一个人了。

    一个年轻的都尉,看着那数具衙役和士兵的尸体,脸色非常难看,他咬牙切齿的说:“这群该死的外邦蛮夷,他们怎么敢的?”

    死的是衙役,还有士兵,这些人是底层出身,就算死了,这些外邦商人还想着法不责众,他们人多,牵连无数,能奈何得了他们?

    可死了人,毕竟是死了人。

    出大事了。

    这事情牵扯外邦商人太多,无论是太子李瑛,还是鸿胪寺的人,都一个个头皮发麻,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

    牵扯的人太多了,难道要将那些外邦商人,那些胡商,全部抓了吗?这得闹出多大的风波?

    太子李瑛找到了苏澈,寻求苏澈的帮助。

    这让苏澈有些奇怪,他问:“如果是国内的富商,打死了长安城府门的衙役士兵,该如何处理?”

    “先抓起来,然后审问定罪,最后杀了。”太子李瑛不假思索的说:“如果查不到是谁杀的话,所有人都要定罪!”

    “那为什么到了这些外邦商人,就要犹豫了呢?”苏澈有些奇怪的问。

    这话一出,太子李瑛顿时语塞,他无奈的说着:“因为这事情牵连友邦,很容易让大唐海外威严折损。”

    “所以,即便海外富商杀了我大唐的衙役和士兵,都可以放过他们?”苏澈反问。

    “自然不是这样,这问题很严重,是个大事,绝对不可能轻易妥协,所以我也很头疼,到底该如何解决。”李瑛摇了摇头说道。

    “所以说……直接按照国内富商的那一套来做不就行了?”苏澈摇了摇头,叹息一声说。

    “这会引起海外震动的!”李瑛头皮发麻的说:“如果是国内富商,这很好解决,可这牵连外邦商人,这就是国际大案,如果那样做了,可能会影响开海经商……师傅您能明白吗?”

    “我一直很明白。”苏澈盯着李瑛,淡淡说着:“一直不明白的人,是你,不是我。”

    “我一开始就说了,敢闹事的外邦商人,杀了就行。”

    “只要杀鸡儆猴,很容易就震慑这群外邦商人。”

    “可你不敢杀,不敢雷霆处理,任由他们闹事。”

    “现在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更是畏首畏尾,不知如何是好……”

    “处理的方法一直很简单,只是你不敢去做而已。”

    “你一直瞻前顾后,胆小怕事,真是一点君王气概都没有。”

    “真就是家奴死了不可惜,外邦友谊才是最重要的?”

    听着苏澈这话,太子李瑛顿时羞愧的满脸通红,他咬牙说着:“我知道了!!”

    “不。”苏澈淡淡说着:“你不知道,你也不明白。”

    “国家间的交往是没有真正的友谊的,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真理永远只在弩箭的射程之内!”

    “海外蛮夷,皆是畏威而不畏德,利用利益来笼络他们,只是一时之计,他们从不是我们的朋友。”

    “敢闹事的海外商人,全部杀了,又能如何?他们又敢如何?”

    “既然朝贡了,那他们就是我们名义上的番邦属国,爹打儿子,难道还需要担心儿子有意见?”

    “若是海外那些蛮夷,敢有意见,断绝交情,阻止大唐开海经商……”

    “那就发动天兵,征讨不臣之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