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2、烧鹅出名了(求收藏) (第2/2页)
。 现如今,生rou一斤都三块多,吴阿珍的烧鹅熟rou买了生rou的价,想吃rou的肯定都会买。 会做饭的都知道,rou做熟了,分量要少四分之一,要是做rou松,要少一半。 这时候,正好是中午做饭的时候,来买的烧鹅的人,一个挨一个。 昌伯头也不抬的,只顾着看称了。 “二斤,七块!” “找您三块!” 一个年轻女孩买了两斤,拿了烧鹅离开,来了一位传中山装的中年男子。 “大叔,给我来一只!” “您要一整只?”昌伯抬头,想要确定对方没开玩笑。 萧家的大白鹅,个头不是一般的大,做熟了也在十斤上下。 “今天,招待省里的客人,而我们的大厨今天刚好有事!” “同志,不好意思,我们刚开业,准备的烧鹅不多,排队的人太多,为了让大家都尝到,每个人限量二斤!” 这位看起来,像是官的顾客,点点头:“好吧!” 吴阿珍看出二斤,对于眼前这位顾客明显不够,于是开口道: “这位同志,我们还有特色香肠,卤鹅蛋,鹅胗,鹅肝,鹅心,您要不要来点!” “好啊,每样给我来二斤!”这位顾客,终于高兴了。 吴阿珍从柜台另一边,拿过一盘卤鹅蛋,鹅胗,鹅肝,鹅心,翅膀,外加五根香肠。 各自称了二斤,加上烧鹅,一共收了六十七块钱。 鹅肝,这些卤味,比烧鹅贵,不过这价格,对于这位要招待领导的顾客而言,根本不是事。 后面排队的顾客,一看还有卤鹅蛋之类的,乐坏了。 今儿个是周六,下午比较轻松,中午来点小酒,只要不喝醉了就行。 对于好酒的顾客而言,卤鹅蛋,鹅胗这些,正好是下酒菜。 “一样给我来二两!” “给您!一共六块五!” 尽管鹅胗这些卤味要贵一些,买的人根本不在乎。刚发工资,奢侈一回,对大部分顾客还是能够承受的。 于是,没多一会儿,烧鹅还有,卤鹅蛋,鹅胗之类的早早卖光了,没买上的酒鬼一个个后悔的不得了。 排队买烧鹅的,有些人不舍得多买,就买二两,三两,半斤的也有的是。很明显,买回去,不是孝敬老人,就是给孩子解解馋。 由于第一天开张,吴阿珍心里没底,只准备了十只烧鹅,结果,不到一个小时,卖了个精光。 下午,吴阿珍,昌叔,范红英,二龙,改卖五香花生了。 二龙,范红英继续免费让人品尝,尝过的人,都觉得这花生味道不一般,纷纷解囊。 尤其是到了傍晚,海洋学院的学生去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五香花生的销量提升了一大截。 晚饭的时候,想要买烧鹅的顾客不少,一听今天没有了,都很扫兴。 有些顾客,周末要招待亲朋,于是交了订金,说好要多少,要什么,这才离开。 “婶子,今天咱们的生意太好了,我的腿都要跑断了!” 二龙看着昌叔关门,直接瘫倒了,范红英更惨,累的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明天,国才的舅舅来送鹅,要让他多送点,不行就在跑一趟!” “啊,婶子,饶命啊!”二龙感觉吃不消了。 昌伯笑道:“傻孩子,这也就是刚开张,过两天,到周一以后,就没有这么多人排队买了。” 昌伯,吴阿珍都没有意识到,岛城的富裕成都,远比齐鲁省其他地方强,甚至要比省城还要好。尤其是他们租的门面位置好,就在市政府附近。 这一片,基本都是机关,学校,人们的工资水平较高,人流量也大,再加上守着一所大学,根本不愁卖。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烧鹅的买卖,几乎天天都是这么火爆。 “婶子,你给放一天假吧,在这么干下去,二龙我要变瘸腿龙了!”二龙实在是撑不住了。 四个人每天睡得晚,要收拾烧鹅,清洗,油炸七分熟,卤汤煮,还要捞出来,晾干,再煮,再晾好,来来回回,好几道工序。 而每天,还要早起,一忙就是一整天。 而萧楚,为了扩大知名度,每天晚上,晚饭过后,带着一些五香花生,烧鹅,卤味,到附近的电影院摆摊。 为了吸引看电影的,他弄了一个蜂窝煤炉子,一口小铁锅,专门家鹅烧鹅。 烧鹅的香味,吸引了很多的顾客。 “小兄弟,花生怎么卖?” “半斤五毛!” 看电影的年轻人,大都买了五香花生,看过电影,想要遛街,又买了烧鹅,只可惜,萧楚不能买太长时间,只有一个小时。 “不行,这么下去可不行,我得想办法扩大销路!” 回去的路上,萧楚想了一个好主意,将花生装在小袋子里,半斤一包,烧鹅这些,一两一小包,全都包好,不用称了,会省很多时间。 另外,根据这段时间的观察,萧楚发现同宿舍的四眼田伟,家境很不好,每天吃饭都不敢买rou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