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牧纪元_33、长远计划(求收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3、长远计划(求收藏) (第1/2页)

    回到宿舍里,萧楚看到恰好田伟要出门,于是拿了笔和笔记本,两个人一起出门。

    “四眼,跟你商量个事!”

    “萧楚,啥事?”田伟随口问道。

    “晚上抽点时间,还有休息天的时候,跟我去电影院卖东西!”

    “卖东西?卖什么?”田伟很是意外。

    “吃的,烧鹅,五香花生!”

    “吃的,好啊!”田伟家里情况不太好,父母双亡,从小跟着爷爷长大。

    “学院允许吗?”

    “我们以勤工俭学的名义,应该不会有事,你放心,如果学院追究,我会一力承担!”

    “那倒不用,如果学院追究,我和你一起担责任!”

    田伟戴眼镜,身体看着很单薄,给人的感觉柔柔弱弱,却很有担当。

    两个人到了图书馆,抓紧时间学习。明天就是周天,有一整天的时间。

    第二天,萧楚,田伟在店里帮忙,忙了一整天。

    “四眼,感觉如何?”萧楚调侃田伟。

    “还行,累是累,不过吃的好!”田伟很满意。

    田伟帮了一天忙,每餐都有鹅肠和青菜吃,而且管够。

    “四眼,晚上咱们去电影院门口!”

    “行!”

    萧楚带着田伟,拿好东西去电影院,这时候,他的父亲和郑兴家坐在南下的列车上。

    “兴家,你这一路上,多亏了你,要不然咱们的山货可没这么快装车!”

    萧卫国和郑兴家,将山货运到岛城火车站,一打听才知道,近期根本没有车皮。

    郑兴家走南闯北,一张嘴能说会道,他请火车站的站长吃了顿饭,就把事情解决了。

    “卫国老哥,希望咱们这一路上顺利,到了地方把山货脱手!赶紧去提货!”

    萧卫国一路上,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二叔投资的部分包括罐头厂,他不知道自己和郑兴家干些什么才好。

    一路上,萧卫国看到很多地方都在搞建设,修路,建桥,兴建工厂,盖楼。

    “修路?”

    列车途经一处红红火火的工地时,萧卫国突然有了主意。

    “兴家,一路上,各地都在搞建设,我想到了咱们该干些什么?”

    “干什么?”

    萧卫国一指车外的工地,郑兴家没明白:“老哥,你要见砖厂?”

    “不!”萧卫国摇头:“搞建设,是缺不了砖瓦,砖瓦却有限制,因为技术含量低,只要有钱,谁都能干!”

    郑兴家很聪明,萧卫国点出关键,他立即想到:“水泥厂!”

    “对了,就是水泥,这东西对资金,技术,还有原材料都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县里各种材料都有,正适合干水泥厂!”

    郑兴家佩服萧卫国的见识和眼光,水泥厂确实适合作为个人事业。

    火车走了三天,到了上城。

    “兴家,跟我去个地方!”

    萧卫国带着郑兴家,直接来找表哥荣晋。

    “表弟,你什么时候到的,也不先来封信,我好去接你!”

    “表哥,这是我朋友,我们打算该运输,这次路过上城,打算将一批山货出手,不知道表哥,你没有路子!”

    萧卫国可不想自己蹲在集贸市场,一点一点的将山货出手,太费时间。

    “山货,都是什么?”荣晋很感兴趣。

    作为上城外贸公司的科长,他听到一个消息,外贸公司继续一些山货。

    “大枣,核桃,干蘑菇!”

    “太棒了!”荣晋大喜,不由的声音提高了很多。

    萧卫国,郑兴家颇为意外,看着荣晋。

    “真是天意,该着你们发财!”

    通过荣晋,萧卫国,郑兴家了解到,原来,不久前,外贸公司有一批山货出口任务。

    却没想到,仓库因为管理不善,导致这批山货淋了雨,大部分发霉。

    因为这批出口的山货,关系到后续的长期供应,这可是一大笔外汇,如果事情搞砸了,外贸公司的领导恐怕要换人。

    为了解决问题,外贸公司不惜大幅度提高价钱,以便加快收取山货的速度。

    然而,周边近处的山货都被外贸公司收完了,短时间,根本没办法完成出口所需的量。

    荣晋带着萧卫国,郑兴家找到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已经急得焦头烂额,问题消息,立即派人去车站货场验货。

    来到火车站,外贸公司的检验人员,详细检验,确定这批山货达到出口的要求。

    萧卫国,郑兴家乐坏了,这些山货一共六个车皮,其中干蘑菇就占了四个车皮,大枣和核桃各一个车皮。

    外贸公司的领导,感谢萧卫国,郑兴家雪中送炭,将大枣,核桃,一起跟着干蘑菇收下。

    大枣给了五块一斤,核桃给了三块五一斤,干蘑菇则高得多。

    最后算下来,这批山货,加起来卖五十万。跑去成本,萧卫国,郑兴家接近赚了几十倍。

    “表哥,你们这边山货价这么高吗?”萧卫国拿到货款,吃惊的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这次的价格确实比正常价格高一大截子,没办法,眼看就要发货了,可货物没收上来,领导急眼了,给了五倍的价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