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 西关  (第1/2页)
    巍巍西关,屏绝东西。    神都平原物产丰饶,自古以来风调雨顺。    西关濒临雒水,经过千年的冲刷,造就了沟深坡陡、道路狭窄的地形,成为畿内首险。    自古西关居天之脊,如黑云之在半天。    关在万山之巅,鸟道羊肠绵亘十数里,一夫当路万夫莫开,险莫其焉。    西关北部是雒水席卷而过,南部峰峦叠嶂,其构造与神关有异曲同工之妙。    更因高架西山,挡住西北吹来的高风,成为进入神都平原的咽喉要道。    曹肃率领三千精锐,十月底时,抵达西关。    比预计的时间,还提前了两日。    而今的西关守将乃是朝廷的镇西将军杨瑞,杨瑞同时也是大将军杨铭的族敌,这杨氏一家都十分显赫。    镇西将军也是重号将军,因非战时不太常设“四征”将军,所以镇西将军位列前后左右之下,属于朝廷三品大官。    西关共囤积五万兵马,除了常设的三万守关兵马,剩余两万兵马,都是与神都禁军轮换驻防。    与曹肃三千精兵一同抵达的,还有其他两营人马,凑齐莫约一万人,与西关守军互换。    之后曹肃便率军入驻西关。    刚一进入西关,就感觉整个关内的气氛不太好,似乎有些凝重。    关内街道上,到处都是来来往往的军士,各种军械设备向着西边城墙段运输过去。    军士们目不斜视,行色匆匆。    不久,西关守军校尉前来招呼曹肃,把曹肃安排进了西关驻防编队。    因为本身都有一套固定的流程,所以这个换防速度很快。    半日光景,曹肃以及他麾下部队便已被安排妥当。    “明日正午过后,上关守卫。”    第一次的驻防时间,在明日,持续三个时辰,到了夜间,就可以再等下一营的兵士前来换防。    校尉离开之后,打探完毕的张恪匆忙走进曹肃的营帐中。    “大人,出事了。”    张恪神色凝重,与之前见到的关内兵士一模一样。    “何事?”    曹肃这几日一直都在军中,并没有得到什么消息。    张恪凝声道:“大人,军中消息,西州遭遇羌人叛乱,数城沦陷,烽火四起,安州告急。”    西州叛乱!    曹肃在国子监里读书时,也曾经了解过西州的情况。    羌人这个族群,与乾元人不太一样。    羌人是游牧民族,早先在立国初期,就曾经进犯过乾元的边疆。    其种族无论是信仰、生活习惯还是语言、风俗等方面,与乾元人都有本质差别,因此之前都未曾融合。    直到这数百年以来,通过接连不断的对西用兵,西州扩展到了如今的安州边界。    羌人也被赶到了更远地方,有一部分的羌人就地与乾元人结婚,相当于是混血融合,这才逐渐稳定下来。    没想到如今羌人又乱了。    “说是有十万羌人铁骑南下,安州兵士羸弱,边军十二镇尚未反应过来,兵峰已经直指凉州。”    张恪叹声,这天下真是,没有安稳日子了。    万平叛乱才刚刚有点要扑灭的苗头,西边又开始乱了。    而且此乱乃是羌人作乱,十万铁骑都是能征善战之辈,威胁性恐怕比早期全是农民的万平叛乱更加恐怖。    “此事当真?朝廷怎么说?”    曹肃沉声问道。    张恪摇了摇头:“朝廷的消息尚未传来,但此事乃是这几日西州过来的商队所说,应当是千真万确。”    朝廷肯定是有反应的,但反应的速度不会那么快。    平叛是需要认真商讨的,出什么兵,出多少兵,什么将带队,走什么路线,准备多少粮草,这些都是问题。    没有十天半个月,朝廷都没有办法派遣大军平叛。    张恪有些兴奋起来了:“现在西州乱了,我们是不是会被派出去平叛?”    西州乱了,你高兴什么?    曹肃瞥了一眼张恪。    他手底下的这帮人,之前被关在北军大营太长时间。    而在此之前,一直都是跟随着他走南闯北,根本不习惯这样的日子。    尤其是他还推出了积分制、奖励制,充分调动麾下武人的积极性。    说白了,底下的人,都比较好战。    “我还尚未接到通知,但若是禁军出战,我感觉这些在神都休养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