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书房 (第1/2页)
神都,宫城。 宣室殿中,乾元天子闻恒在书房里勃然大怒。 天子名叫闻恒,尊号至清善德神皇帝。 现年三十九岁。 自上位以来,闻恒自认为励精图治,上顺天音,下顺黎民,修函仪容,致使四海升平,民富安康。 可最近几年,这天下礼乐崩坏,有越来越多的乱臣贼子,目无遵纪,以下犯上。 行大逆不道之事,坏乾元天下安宁。 “万平教要反我!” “羌人也来凑热闹!” “西州乱成一锅粥,安州告急,凉州告急?” “那就打!” 天子怒而摔书,书桌上的书全被天子推倒了。 底下三公、左右丞相加大将军皆在,中枢中最有权利的文武大臣,全都跪倒在了天子的面前,战战兢兢,不敢说话。 除了几个大臣之外,书房里还只剩下跪倒在一旁的几个大太监。 这是皇帝的心腹,日常陪伴皇帝左右的人,也有资格听政。 “打,区区羌人,也敢扣边扰乱?” “真以为我乾元国都好欺负了?” 天子震怒,一个人在那边自说自语,无人敢应。 西州之乱,传到朝廷时。 天子比之前万平教作乱还要愤怒。 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天子也“看不起”羌人。 万平教作乱,起码算是内部斗争,而那羌人作乱,听说还带着安州的几个小家族也一起乱了,等于是以前最看不起的穷寇冒出来打脸。 这让天子十分震怒,或许认为三年平定万平之乱,朝廷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这次天子异常的坚定,一定要打。 历朝历代,都是以开疆拓土为荣的。 闻恒记得小的时候,他的父亲,死后庙号真宗的老皇帝,年近六十岁还能将羌人杀的退后千里,划下诺大的安州,作为乾元开疆之名。 而现在,这帮羌人又来了,当他们乾元好欺负的? 天子气头上,无人敢反对。 直到天子气慢慢消了,逐渐恢复平静时,文臣之首的右丞相才站出来,接受天子的问询。 右丞相表示在皇帝右手站立的丞相,也称主相;左丞相是在皇帝左手站立的丞相,也称副相。 右丞相宇文佋是个两鬓白发的老人了,很受天子的信任。 宇文佋当年也是进士登科的状元之才,曾任大理评事、国子直讲、起居舍人、门下侍郎等职务,在儒林、学林都享有盛誉,乃是天下读书人心中楷模。 老丞相听闻天子问询。 天子问他,是否可以支撑起一场新的战争。 宇文佋十分为难,面露尴尬之色。 “启禀陛下,而今南方匪寇尚未完全平息,元宗在南方仍有战事,国库........恐怕无法另外支撑一场十万人的战事........” 天子愣住了,他雄心勃勃说了这么久,都差点准备御驾亲征了。 结果问的第一个实质性问题,就被泼了冷水。 元宗还没打完,这让天子听起来,有些不舒服,对元宗也感到了一丝不满。 自鹿山战役结束后,天下都看得出来,万平之乱几乎已经平息,通汝平三州的贼寇不足为虑,没想到元宗还是一拖拖了这么久。 天子皱起的眉头,让三公之中的荣太尉跳了出来,正好参了元宗一本。 “陛下,通汝平三州本可以轻易平定,但元宗始终进军缓慢,难道他是想要等着天上掉人来收拾掉万平军吗?” 大将军杨铭瞪了荣太尉一眼。 这个老不死的....... 但此刻,杨铭找不出话来为元宗辩解。 天子听了荣太尉的话,十分愤怒,勐地怒拍桌子。 “这元宗,到底想要干什么?” “几十万的兵马养着,动也不动?” 荣太尉见效果已经达到,便不再多言。 天子被挑拨的火冒三丈,无人敢为元宗说话。 天子怒道:“诸位,你们觉着,应该怎么办呢?” 到了最后,还得要问策于臣。 底下的臣子一个个都没有声音,就连方才参了元宗一本的荣太尉,也没说话,显得不那么急功近利。 但他不说话,天子却主动找上了他。 “太尉,你说说呢,你是掌管天下军事要务的带头人。” 荣太尉被天子点了名,这才扭扭捏捏的走出来,难为的提醒天子:“陛下,元宗虽然进度缓慢,但可能有难言之隐,臣建议以督促为主,不可过于苛责。” 中郎将林霄的事情近在眼前,天子也不曾忘记这事。 本来元宗和天子关系密切,天子对他也是十分信任的。 如果在兴头上处理了元宗,等后面恢复冷静后,天子定然要后悔的。 如果天子后悔,那肯定不行,所以当初谁瞎提意见的,定然会被责罚。 而今太尉一招以退为进,可谓高明。 “陛下可遣一监军以犒劳前军为名,督战元宗,这样监军大人回来,也能向陛下真实的禀报一线战况。” 太尉这个提议,天子听了之后,觉得甚得心意,欣然采纳。 当即就决定派遣身旁宫里的太监,作为黄门侍郎,明面上代天子犒劳前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