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章 神策将军 (第2/2页)
语气,风轻云淡,“喏,有甚稀奇,师弟不要像没见过世面一样大惊小怪。” 谢灵钧哪还有空去计较嘴上功夫,立时兴奋地跳起来,哈哈大笑,“老子就是没见过世面咋啦。瞧瞧,老子这宝贝徒弟厉害吧,我就说了,也不看看谁带的,真的是,我一般都不爱说,我选中的徒弟.....” 赵灵湖实在听不下去了,赶紧打断道:“小风眼下已经是半只脚迈入了化生,现在就是缺乏足够的水行之炁。待我明天日间观他碧海潮生诀运转如何,是否足以转换金炁为水炁,若一切顺利,明晚便能开启斩尸阵,助他一举进入化生境,以免夜长梦多。” 谢灵钧一脸得意,“得,还是师兄想得周全!” —— 临沧城,太守府。 一名已过而立之年的男子此时虽然端坐于正厅主位,犹可见其身材修长高大。 他脸庞轮廓棱角分明,剑眉入鬓,薄唇轻抿,一双黑眸细长蕴含锐利,宛若黑夜中蓄势待发的雄鹰,冷傲孤清,盛气凌人,孑然独立间散发出傲视天地的气势,神鬼辟易! 无怪乎此时的临沧城郑太守在自己的地盘上还得规规矩矩地坐于下位,轻缓呼吸,眼光低垂,不敢望向那中年男子的正面。 一旁一个十二三岁模样的小姑娘,身着小红衣,眼神灵动,轻快欢脱,仿佛一只俏皮的小火雀,饶有兴趣地看着此间二人的沉默。 “高叔,您别就绷着脸了,怪闷的!黄泉也不是他们一介凡人可以对付得了的。”最终小红雀还是忍不住嘟囔。 郑太守不愧久居官场,最善于察言观色。小姑娘一开口,他立马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唯一可以开口的机会。 “高大人,卑职未能及时发现刺客,导致大人深陷刺客跟踪的险境,此等渎职失察,实乃罪无可赦,请高大人重重责罚!”说完已经趴在地上,重重磕了响头! 郑太守正是凭借这身顺坡下驴的绝顶功夫,得以在遍布明枪暗箭的官场上屹立三十余年而不倒,如今更是坐到了一州之府的位置! 他信奉伸头是一刀,缩头便有可能躲过这一刀的理念,至今已经躲过了无数险刀。 譬如今日,高将军被刺客跟踪,这桩算到他太守头上有多重?最终刺客也死于非命了,高将军毫发未伤,真怪罪到他头上,无非失察之罪,至于他一介太守如此卑躬屈膝? 答案是需要。这是郑太守最敏锐地直觉。 在如今的官场,上头开心,律法上的重罪可重可轻。若是上头不开心,律法上的轻罪,便是可轻可重! 座上正是眼下大武皇帝身边的大红人,北衙府的统领者,神策将军的高阳台! 没人知道他背景有多深,就像没人知道他武道有多深。 他曾单枪匹马闯入三万南陈神卫军,取下文官万子安首级而毫发无伤,只因万子安起草发《讨武檄文》,辱及大武皇帝。 大武皇帝虽口头上责备他擅自行动,孤军犯险,将他贬离军队。实际明贬暗升,不久便把他调回禁军,擢升为北衙府的统领,赐号神策将军,负责守卫皇帝的安全,更被誉为大武第一勇士! 上京不知多少公主郡主哭着闹着非嫁高将军不可,以致不知多少亲王府、公侯府都腆着脸去求着陛下赐婚,不料大武皇帝皆是淡淡回绝一句“一切但凭高将军自己意愿”,宠爱至此,可见一斑! 自古下位者在上位者面前都没有话语权。 所以下位者说什么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是郑太守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当了多年孙子而学会的“保命秘籍”! 高阳台眼睛微微眯起,精光更盛。 黄泉势力是近千年才发展起来的暗杀势力,暗杀目标也从修行界慢慢往人间扩散。 自古以来,修行界都有不成文规定,山上人不对山下人出手。 然而近千年来,山上人不断地挑战这个底线。黄泉亦是如此。 其他国家,大武管不着,也不想管。 大武以武立国,便是期望天下人自强不息,人人如龙,以“武”为荣。 武运不衰,国运不衰! 所以大武便给足了天下人足够的底气!大武境内,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论是山上人还是黄泉,抑或妖魔鬼怪,凡在大武国内,需守得大武规律,不管何人何方,大武在此都不会妥协! 大武之所以能如此硬气,一是因为有神策将军高阳台,二是有国师。 文武百官形容起国师,那便是仰之弥高,望之弥深。只要有国师在,便可保大武国运昌隆。 高阳台自然知道黄泉此等势力并非地方官府可以对付的。 但是对付不了不意味着可以左右观望,两头讨好! 黄泉此举显然是在挑衅大武的态度,作为大武门面的高阳台,他必须有足够强势的态度,以此彰告天下,我大武,神鬼辟易! 他高阳台并非嫉恶如仇,眼里容不下沙子之人! 但是在大武立国之本上,地方各级官府也必须跟他一样锱铢必较! 而他如今更生气的是,黄泉的绝顶侦察者,竟然在他毫不知情之下,被悄然解决。 他竟不知是何人所为! 这是山上人对大武的挑衅? (又是典型的写两小时,改四小时,力求前后呼应。求推荐求收藏求建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