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5章 三国赵范23 (第1/2页)
这个时候,郑庄平地的荆南军队喊话了:愿意投降的,排成单列过来,扔掉武器,自然有人治病。 老实说,此时那十万黑山军的病,并不严重。有的,是拉肚子;有的,是头晕脑涨。 但病这个东西,首先是有或者没有,然后才是严不严重。 只要有病,人的精神就提不起来。 有个词语“病怏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那病或许不严重,那痛或许也只有一丁点儿,但它一直存在,就消耗了人的精神。 没有精神,力气都提不起来。 还能打仗么? 哦,已经不是能不能打仗的问题了,君不见,已经病死人了吗? 虽然,病死的只有一个人。但那个人的现在,安知不是兄弟们的明天。 所以,郑庄荆南军队的喊话,报到中军之后,最高首领发话了:降! —— 好嘛,排成单列,老老实实的,慢速走进郑庄平地,扔了兵器。 之后,被荆南士兵指引,往长治盆地南端前进。 不是说,投降之后,会治病的吗,怎么没治? 三国时代,条件艰苦,没办法现场就治。 另外,让他们走走路,对恢复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 郑庄至龙背石,约五十里,之后还有大约三十里,才到南城。共八十里距离。 十万黑山军,虽然有吃有喝,但同时还有病,这八十里,自然需要走一天。 南城这边,早就用大缸熬了药。黑山军过来,每人一碗,然后到指定的地方休息。 问题又来了。 前面不是说,由于缺乏医生,只要是不能强挺的伤,伤了就相当于死。 这会儿,怎么又有药了? 那是因为,医,是分科的。战场上受伤,那是外科。十万黑山军现在的病,属于中毒、燥湿、上火,是内科。 三国时期,有两位医学圣手。一是华佗,外科;一是张机,内科。 张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作者,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如今,张机在长沙挂名太守。并且还治好了黄忠儿子黄叙的病。 所以,张机给几个药方备用,就没什么奇怪了。 既然是药方,那就需要保密,此处只透露,最主要的一味药,是黄连,到处都有,不值钱。 目前还没有华佗的下落。 —— 俘虏了大批敌军,之后是要造册的。 造册的时候,自然会登记姓名,擅长什么等项目。这些,任何人都能想到。 同时,还要询问,认识哪些人。这个,很多人就想不到了。 譬如,询问一名黑山土匪,认识哪些人。 那名黑山土匪回答,只认识四个,名字分别叫某某某某。再一查,那四个人都是死了的。那么,这个土匪就存在嫌疑。 如果他认识的人存活,对方也认识他,那么他的身份,就算是得到一次验证。 还有最直观的,就是首领。下面的兄弟,你可以只认识四个,首领,总不会不认识吧。那么,首领是谁呢? 这样,登记造册之后,首领就藏不住了,很快就被揪了出来。 几个?就两个:张燕、于毒。 张燕,乃黑山军最高首领。原名褚飞燕,为纪念前首领张牛角,改名为张燕。 黄巾之后,黑山土匪算是最大的一股余孽。又因为地形,剿除困难。但张燕却派出使者到京都乞降,朝庭招安,并拜其为平难中郎将。此后以诸侯自居。 因此,张燕算是具备一定政治权谋之人。 除张燕、于毒两个大首领,另有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小头目,就不重要了。 —— 审问得知,此时黑山军共有大头目六人。前面那四十万黑山军,由白绕、眭固、陶升三人率领。此次二十万黑山军,由张燕、于毒率领。另有一名大头目杨凤,留守。 涂山让张燕写信,令杨凤来降。张燕不发一言,沉默抗拒。 涂山以为,张燕是因为病没好,或者因为黑山军病没好。就等了几天。 几天之后,除极个别人之外,黑山军的病都好了,并包括了张燕。 张燕仍然沉默,拒不合作。 还能怎么办,只好分批押回。 —— 早先,俘虏黑山土匪四万多人,就分批押了回去。 没办法,路途遥远,道阻且长,总是让俘虏留在长治盆地南端的话,容易生事。 押回哪里呢?自然是走出太行山,过黄河,到洛阳了。 洛阳房子多,有房屋,就可以实现隔离关押,就能够保证短期内相安无事。 张燕被押回洛阳之后,得知了前面被俘虏的四万黑山兄弟的消息,这才表示,愿意写信给杨凤。 为什么这时候才愿意写信呢? 是因为,此前,张燕以为那七万黑山军逃回了长治盆地。此时得知,并没有。 而杨凤那里,真正的兵,只有三千多。其余近八十万众,都是百姓。 倒也不是不能以“携民为贼”的方式作战,但没有价值。胜了不一定吃得饱,还不如全都降了,说不定就能吃饱。 这样的判断,是经过连日来,张燕对荆南军队的细致观察,才得出的结论。 —— 土匪是有黑话的。那黑话,有的就像会计一样,只要是这个行业的人都懂;有的,就像方言一样,只有这个地方的才懂。 所以,哪怕张燕写了信,张燕是不是真的叫杨凤投降,涂山都不知道。 事实证明,是真的,杨凤来降了。 杨凤带了那三千士兵。并说明,还有些小头目没带。 没带小头目,是因为那八十万众,还需要人管。 如果没人管,八十万人混乱了,还是很不好处理的。 —— 接下来,要接收八十万黑山匪民。 张燕推荐杨凤协助接收,张燕说,杨凤曾经是举荐过孝廉的。 涂山采纳了这个建议,让程秉、刘馥两名文官处理此事,杨凤协助,另外,派太史慈率一万精兵压阵。 另外,派黄忠、张绣,率两万精兵,阻断河东郡那边的残余黑山军。 其余所有人,撤回洛阳,处理俘虏的事。 —— 洛阳,由于夺取时间较久,张既已经初步建立了管理体系。 借用这套管理体系,对十四万黑山俘虏进行甄别和洗脑教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