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3章 三国赵范21 (第2/2页)
用就不止一天了。 洛阳十万兵,但真正有夜视能力的,却只有三万。三万中,已经去掉一万。因而第一批增援部队,就是两万。 后续也不是没有。留下两万士兵,由乐就、韩浩率领,镇守洛阳。其余五万士兵,随后跟进。只不过,这一波战斗,这五万士兵就不能参加了。 第一波战斗,所指的,其实就是阻击那四十万黑山军。 —— 四十万黑山军,在横桥附近宿营的时候,半夜时分,遭到一万荆南士兵的袭击。 由于荆南士兵单方面有夜视能力,因而黑山军伤亡惨重。 不过,总的来说,战斗的时间并不长。那一万荆南士兵就撤退了。 战损的话,荆南士兵也还是有的,约有一百多名士兵伤亡。 黑山军那边,伤亡在三万左右。但因为逃跑而走失的,跑了就不回来的,另有五万多人。 天亮之后,约三十二万黑山军再次启程。当天,宿营在曲沃附近。 —— 黑山军的头头,也不是绝对的白痴。他们猜到今夜敌军有可能会再次来袭。 袭击没有呢?有。只不过,人没进营,就是在营外,放了一阵火箭,就撤退了。 火箭,就是在箭矢上捆绑易燃物,点燃之后射出。 黑山军帐篷被烧,不得不进行灭火。 成功灭火之后,黑山军也累了。 然后,第二次袭击就到了。 这次,荆南士兵进营了。来的是两万。 不错,这个时候,增援的两万士兵已经到了一万。 战斗时间同样不长。荆南士兵就又撤退了。 这回,荆南方面的战损仍然是一百多人。黑山军的伤亡高达六万多人。另有十万,跑了。 再一天清晨,黑山军就只有十六万人了。 —— 当天,黑山军到达太行山山脚。还没来得及宿营,荆南士兵就杀了出来。 未及交战,大部分黑山军就开始逃跑。等荆南士兵冲到黑山军安营扎寨的地方的时候,黑山军居然全都跑了。 当然,跑了的黑山军,并不等于被消灭了。 他们的第一选择,是重新聚集。他们中,还包括了前两天逃跑的黑山军。 不过,既然选择了逃跑,那么,抢来的粮食,自然就留下了。 —— 约五天之后,逃跑的黑山军,在临猗一带聚齐。约有三十万人。 首领进行了一番动员,选了一天清晨,再次鼓噪而行。 等他们直到稷山附近,远处草丛中忽然就射出一阵箭雨。 黑山土匪悍不畏死,顶着箭雨迎向来敌。即将接近的时候,荆南军队撤退了。黑山军追击。 追了一阵,后面的黑山军又被箭雨袭击了。于是黑山军就分兵追击。 之后,尾部的黑山军再次被袭。 —— 黑山军追击荆南士兵,追得上否? 山西大峡谷,虽然地势不平,但总体上,还是相对平缓的。 没有那种四车道并作一车道的地形,所比的,就是绝对速度了。 这样就追不上了。 其实黑山军中,也有个别速度快的,譬如骑马的首领。 但骑马的首领,并不敢完全放开速度。 完全放开速度,就会脱离自己的士兵,冲进敌军里面,陷入重围。 最终自然没能追上。 —— 因为这样的追击,黑山军一分为三。 三股都没追上,三股都没有返回稷山。 他们继续往南,最后在嵋阳一带聚集。这个时候,这股黑山军就只有二十万了。 再后,他们就直接盘踞河东郡,干脆不返回黑山了。 —— 这些,就是第一波战斗的全过程。 这一过程中,有个问题。那就是,从太行山中的长治盆地出来,是要越过太行山的。 超过太行山的时候,走的是峡谷。 为什么荆南军队不在峡谷设伏呢? 以往,其它故事里,似乎峡谷就是最方便设伏的地方吧。 这个问题,有一定道理。荆南军队,的确可以在黑山军翻山越岭的时候,在峡谷设伏。 但, 四十万人,战线很长。 黑山军携民为贼,不等于全都是贼,里面尚有少量百姓。不需要全部歼灭。 还有就是,最长的峡谷,在东坞岭至沁水之间,也只有二十四里。很显然,它装不下四十万人。如果在这个地段发动伏击,外面的黑山军,就有可能绕道,攻击伏兵的后方。 所以,还只能在山西大峡谷中战斗。 —— 不过,第二波战斗,就不是这样了。 前一股黑山军不能、也不敢返回黑山,就派人向黑山送信,要黑山军本部人马过来营救。 第二波战斗,就是针对营救的战斗。 —— 黑山本部,也就是长治平原中的黑山军。他们还剩多少人?八十万左右。 这八十万人,跟前四十万人相比,百姓的比例,就要高些。 毕竟,好战的,通常是冲动的;冲动的,通常都冲在前面。那四十万人,就是冲在前面的人。后面的八十万,则表现得懈怠些。 八十万人,不可能全部出来。他们必然会留下一些人,看守粮食及财物等等。 —— 出来救援的黑山军,只有二十万。 这二十万,是剩余八十万里面,最能打仗的人。 黑山军出来求援,走哪条路呢? 走哪条路,取决于前面那四十万黑山军的受袭受阻过程。 那些过程,在送去的信中,已经写了,就在山西大峡谷。与出山的路径无关。 于是乎,出来救援的黑山军,翻越太行山的时候,路线就没有改变。 没有改变路线,自然是会遭到伏击。 伏击的地点,正是前面说过的,东坞岭至沁水之间的二十四里峡谷。 —— 二十四里峡谷中,有多少黑山军? 二十四里,等于十二公里,一万两千米。 间隔一米一人,单列就是一万二千人。黑山军走的是双列,就是两万四千人。 但,并不是二十四里峡谷的伏击同时展开。 先发动攻击的,是东坞岭那边。 前面受阻,但后面并不知道,后面的人就会继续前进。 最终,前面的人后退,后面的人前进,就会形成堵塞、踩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