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快穿逆袭_第32章 戒网隐学校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2章 戒网隐学校5 (第2/2页)

法事先控制。所以,无论怎样的选择,都不是自己的错。

    如果真是自己错了,那必然是犯了其它错。

    如果硬要说自己是选择错了,而选择又因为时间无法由自己主宰,那就等于自己根本就没有积累教训的意愿,等于后悔只是在做样子。

    ——

    选择这个概念,就说到这儿。这个概念太复杂,也只能简化到这个程度。

    从选择概念中拔出来,我们前面说的是,

    涂山发现,脾气,与原主保持一致,现在不需要了。

    现在不需要,是因为原主上了昭德书院。

    昭德书院这种学校,一进一出,绝对脱胎换骨。

    所以,脾气再怎么巨变,都是正常的。

    ——

    第二步目标,是要消除原主父母的呵斥。

    要别人怎么怎么,通常是比较困难的。

    一般的选择是外部强制。即以强大的武力,或者强大的经济实力,去强制目标人物。

    再敢呵斥我,我打你哦!这句不像威胁,倒像是在撒娇。

    我敢呵斥我,我就不给你饭吃!这句像是父母对子女,而不像子女对父母。

    除了外部强制,就只剩下了外部影响。

    怎么没有内部什么的?当然没有。

    内部什么,说的就是原主父母自觉自愿的、发自内心的。

    现在,涂山代替的是原主,又不能控制其父母的思维,因而就只能做外部。

    外部影响,就是以一定的表现,让其父母认为,呵斥没用,或者用不着呵斥了。

    孩子表现好了,其父母会认为用不着呵斥了;孩子彻底没救了,其父母会认为,再怎么呵斥都没用了。

    涂山明白,自己这次回到原主家,只能表现好,不能表现坏。

    那么,就是表现好了,家长用不着呵斥了?

    这样,倒是能够完成任务。但涂山认为,太没有骨气了,还应该表现出一定的抗拒。

    也就是说,表现好,用这三个字归纳也没错。但具体的,则不能是原主父母希望的那种好法。

    这指的是学习成绩?当然不是。成绩还得搞上去,因为那,涉及到第三步任务目标。

    主要指跟父母交流,以及对命令的执行上面。

    归根到底,就是对原主父母的态度。

    ——

    前面说过这么一句话:“昭德书院说学生是垃圾,身为垃圾的学生,在父母的眼中,相信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时随便拿出的依据是“如果是心肝宝贝,父母又怎么舍得送孩子进昭德书院。”证实力,有些不足。

    父母的心肝宝贝什么的,其实很多孩子都没达到。

    但“虎毒不食子”当中的子,绝大多数孩子是达到了的。

    原主的父母,把孩子送进昭德书院。在他们做出这个决定之前,他们是不是要打听、要上网去查,要综合比较?

    很显明,他们打听了,查了。

    也就是说,他们明知这类学校很可能把学生虐待致残致死。

    他们还是把自己的孩子送进了昭德书院。

    “虎毒不食子”,在原主与父母之间,已经难以成立。

    面对这样的父母,如果涂山一味的表现出变乖了、变懂事了、变能干了,相信原主是不会满意的。

    因此,表现好,只是为了让其父母认为,不需要继续呵斥,就行了。

    必须表现出抗拒,表现出对其父母的不满。

    但是,表现出对其父母的不满,又极有可能,换来他们的另一番呵斥,导致任务失败。

    ——

    离开餐馆时,付秋华给了个挎包,让涂山装换洗衣服。

    当初,进昭德书院的时候,涂山是没带任何行李的。

    一般上国立学校都要带,为何上昭德书院反而没带?

    不是没带,而是学校说,不需要带。带了,也会被没收的。昭德书院声称,一切东西,学校都有提供。这样,学校就可以收更高的费用了。

    涂山一边走一边想,这个挎包,还有包里的几件不值钱的衣服,如果说成是昭德书院发的,原主父母是否会相信。

    感觉数量少的前提下,应该会信。

    穿帮,倒是不用担心。涂山知道,昭德书院里面的学生极少。原主父母,遇到其他学生家长的可能性基本没有。

    好,就这么办。

    还有,钱呢?

    钱是不可能拿回去的。原主父母,不是一盘父母。平时也许不搜身,这次回去,他们肯定会。

    没有身份证,不能存银行。那3800元钱,就只好藏起来了。

    城市里,藏哪点都不好,都有可能被别人发现。

    还是农村、树林,好藏点。

    于是,涂山就搭乘了开往更边远郊县的汽车。

    下车就钻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认准周围地势,就把钱藏了。

    剩了一点零钱,够回家就行了。

    ——

    当涂山走回印刷厂家属区,原主的家时,家中并没有人。

    涂山就坐在楼道上傻等。

    只要听到有上下楼的动静,涂山就坐直了身子,目视前方,就像军人那样。

    是的,这次,涂山预备的基本表现,就是军人。

    昭德书院不是强调“军事化”管理么?还他一个军人儿子,必然是正常的。

    涂山没有当过军人,原主的父母也没有。外行对外行,把军人装成伪军,相信其父母也是看不出来的。

    涂山的家在三楼,上下楼经过三楼的人,都算邻居。

    如果是现代商品房,楼上楼下的邻居,并不重要。但这里是印刷厂家属区,属于老区,邻居,就相当重要了。

    原主马正文,是不跟邻居打招呼的。此时,涂山也不能跟邻居打招呼。如果打招呼,那就变得太好了。

    所以,涂山就只是摆出一副军人的坐姿。

    ——

    也没等多久,原主父亲马高原、母亲曹英秀,就一块儿回来了。

    “爸,妈,我回来了!”这句话,那叫一个声音宏亮。

    部队上比的就是嗓门,伪军当然也应该是。

    曹英秀说:“咦,事先也没个电话,突然就回来了?”

    “让开让开!”马高原摸出钥匙,准备开门。

    “是!”涂山响亮地答应了一声。

    马高原不轻不重的打了涂山后脑一巴掌:“那么大声干嘛!想吓死老子啊!”

    这回涂山就不说话了,就只是直直的站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