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快穿逆袭_第32章 戒网隐学校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章 戒网隐学校5 (第1/2页)

    这次任务,共要达成三个目标:避免那次死亡,解除父母呵斥,消除同学们对自己的排挤。

    涂山以逃跑,避开了死亡,第一个目标基本达成。

    之所以有“基本上”几个字,是因为,第二个目标如果弄得不好,原主父母仍有可能把涂山送回昭德书院。

    所以,在餐馆打工的两个月里,但凡体力累了,休息的时候,涂山就开动脑筋,思考第二个目标怎样实现。

    多思多想,看待事物就会更加准确,想出来的办法也能更加有效。

    ——

    涂山发觉,有那么一项注意事项,本次任务不需要注意。

    这项注意事项是,尽可能的与原主保持一致,不让旁人看出突变。

    保持一致,自然不可能说的是人生轨迹。人生轨迹都一致了,还算逆袭成功么?

    所以很明显,说的是脾气。

    脾气,这个词不能看词典,因为词典解释的是脾的气。

    某人易怒,动辄发火,人们会说,这人脾气大。某人温文尔雅,说话慢条斯理,人们会夸奖他脾气好。这,才是脾气一词的语境。

    从语境可知,脾气,根本就不是脾的气,而是性格的外在体现。

    这样一解释,立马就会遇到一个问题:脾气与性格的区别何在。

    ——

    性格,这个词终于可以看词典了。这儿就不再解释了。

    脾气,已经说了,是性格的外在表现。

    就是说,这个人的性格就在那里,但接触时间短,不仔细观察的话,一般人不会知道,或者不会完整地知道。

    接触时间短,不仔细观察,一般人会知道些什么?脾气。

    我们都知道,一个暴君,也是可以温文尔雅的。接触时间短,观察不仔细,就只能看到那个人的温文尔雅,就只能得出那个人脾气很好的结论。

    那个人的性格,真正的性格,到底是怎样的,则需要长期的接触,周详的观察了解,才会知道。

    ——

    任务者代替原主逆袭人生。人都变了,性格肯定就变了。

    所以,需要保持一致、能够保持一致的,只能是脾气。

    让旁人看上去,原主,还是那个原主。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迷信的古代,不会被旁人排斥。在发达的现代,不会被变态切片研究。在时空错乱穿越者很多的世界,不容易被其他穿越者发现。

    脾气一致,或者说脾气一样,并不等于说,人生轨迹也会一样。

    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一样的脾气,可以有不同的选择。这就跟,走在城市公路上,到底是选择这边的人行道,还是选择那边的人行道,其实都行,的现象,一样。

    说到这儿,又牵扯到一个相对复杂的概念:选择。

    ——

    复杂的概念,必然需要简化处理。

    也就是进行比喻说明。比喻的方式是,中国象棋。

    下中国象棋的人,肯定是会下中国象棋的人。会下才会去下,去下了自然肯定会下。

    因此,说某个下棋的人,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不对。

    他并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

    他不仅知道,而且还知道好几种走法。

    只不过,他认为,A走法将会损失惨重,B走法将会非常被动,C走法有可能导致崩盘……没有一种走法,是他感到满意的。

    但是,他又想不出能够让自己满意的那种走法。

    这个时候,或者这种状态下,他就只能在自己能够想出来的诸多走法中,选择一种。

    所以,不知道该怎么走了,实际上是,不知道该怎么选了。

    ——

    多种途径进行选择,再加以简化,就成了两种途径,一个选择。

    有一种情况,不存在选择。

    那就是,明显知道,挪炮一将,对方死棋;这个时候,虽然也能够走马、走车、进兵,但,会去走么?肯定不啊。

    所以,两条路摆在面前,明显的一好一坏前提下,不存在选择。

    选择的存在,必然是因为,看不出明显的好坏。

    对方第一步走当头炮,我方一般正常应对是上马。但是,上左马还是上右马,这就是一个选择。

    之所以存在选择,是因为这两种走法没有明显的优劣。

    ——

    不过,现实中,似乎并没有人,为了上左马还是上右马而为难过。

    他们为难的,往往是事关重大的,看上去相对复杂的事物。譬如,上理科还是上文科;报白大还是红大,学医还是学法律。

    其实那都是表象。

    上理科还是上文科;报白大还是红大,学医还是学法律……如果存在明显的好坏,还需要为难么?

    之所以为难,就是因为想要选出“好”,却又看不出明显的好坏。

    ——

    一只二维状态的蚂蚁,在树枝上爬行。它的前端有什么,它暂时还不知道。而三维状态的人类一眼看去,就知道了它的前途。

    现在,换成我们自己是蚂蚁了。我们面临选择,看不出好坏的时候,我们就相当于那只蚂蚁。

    这个时候的有效办法,是祈祷四维状态的高级生物出来指点一下吗?当然不是,也不应该是。

    所以,还有什么好为难的呢?

    为难,是因为看不出好与坏。

    但需要注意,这里夹带了一个被省略了的定语,那就是“未来”。

    是的,看不出好坏,指的是看不出未来的好坏。

    准确地看到未来,那是人类能够做到的么?

    要知道,为难的时间无论多长,看不出始终还是看不出;并不会因为更加强烈、更长时间的焦虑,而突然灵感崩发,看出好坏。

    于是乎,看上去高大上的问题(上理科还是上文科;报白大还是红大,学医还是学法律……),归根结底,还是相当于上左马还是上右马的问题。

    当我们面临上左马还是上右马的问题时,我们是如何表现的?没有一点迟疑,任意选择其一,就行动了。

    所以,面临高大上的问题,最佳的表现,仍然是没有一点迟疑,任意选择其一,立即行动。

    ——

    若干年后,有人混得好,有人混得差。

    那些混得差的,很可能会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到当初的某次选择。

    这种夹带了“时间”的后悔,其实是一种借口。

    自己可控范围内,犯了错,才需要后悔,才需要积累教训。

    未来无法预知,也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