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 陈军窝里斗,杨辰搞事情环节! (第1/2页)
文央粮尽而退,三水城围解除。 陈琦和陈煜两面夹攻,金水台伤亡惨重。 文央率残部退守于岱阳城,陈琦陈煜兵合一处,进逼城下。 大梁王朝的调停使者团,已经在路上。 大量的情报汇入王宫,让国君喜不自胜。 这是他即位以来打过的第一场,也是唯一一场仗。 原来在战场上战胜敌人,是如此的痛快! 看着这一连串的战报,国君感到大脑就像过电一样舒爽,怪不得那么多伟大的君王都热衷于开疆拓土!攻城拔寨! 王叔陈煜没有死,重新出现在战场,简直是喜上加喜! 但看到最后一份战报,国君的脸色瞬间阴沉。 杨辰主导,攻破岱阳城,再次毁了敌方攻城兵器,成为了压垮敌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且亲自断后,让陆辰虹等人全身而退,但他却音讯全无,生死不明! 顿时,国君心里说不上的难受,甚至还有些懊恼。 最近国都在拼了命宣传吹捧杨辰,已然将他视为了大功臣,真出了事,不但损失了宝贵人才,更是打击士气。 想了想,国君决定压下这个消息,先不向外透露。 很快,新的指令就传到了前线。 陈琦和陈煜看完之后,脸色都有些凝重。 他们心里也明白,这场仗到现在只完成了一半,他们陈国纵然没有落败,但也远算不上胜利。 国君催促他们尽快破城,将文央彻底赶出东州府,甚至整个云州! 时间已经不多了,大梁国的使团几日内便会到达。 到时候双方必须停战,在大梁的主导下进行谈判。 大梁并不会向着陈国的,皇帝陛下巴不得天下各方势力都打成一锅粥,然后他自己高高在上做仲裁者。 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金水台占到一点便宜,但远远低于预期,而陈国获得体面,但却要出血割rou。 这种时候,双方手中的筹码,就会成为最终决定性因素。 金水台实际占领的疆土,一旦停战,八成是不会再吐出来了。 另外国君还特意提了一句,杨辰乃国之功臣,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命令全军用心寻找。 跟随指令一起来的,还有国君派出的绝大多数国都禁军,包括两万天字部精锐,以及大量地字部人字部的普通兵马。 他为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掏空了家底押上去。 一时间,陈国君势大盛,对岱阳城实现了三面包围。 但陈琦和陈煜却感觉局势不容乐观。 破城?谈何容易! 这岱阳城已经快逼近大型城池了,强攻只会伤亡惨重。 而且文央手中兵马还有大半,这些可都是金水台精锐之师! 之前那么狼狈,完全是因为粮尽,军心不稳,士气低落。 如今他们在岱阳城中休整的时间越长,就越难以撼动。 陈国的兵力不足以完全围城,对方退到这里,后勤线反而缩短了,很快就会获得补给。 强攻代价太大,最好是能用一些非常规手段,从内部打开缺口,但目前毫无头绪? 两位王叔陷入了沉思。 但他们自顾自苦恼,麾下的军兵那可是士气高昂! 尤其是新到的禁军精锐,简直是憋着火气! 禁军轻易不出都城,此次终于能有机会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同时许多禁军中低层将官,到达前线后,第一时间到处打听关于杨辰的消息,甚至有人想要去找杨辰比试。 但当他们听说,杨辰陷落城中,生死不明时,都纷纷感到失望,甚至不满。 他们之前在国都,听杨辰的大名,耳朵都快磨出茧子了,又是什么万夫不当,又是什么一人破一城,本来以为多猛呢,结果竟然一战失踪了? 这更让许多人心中嗤之以鼻,肯定了之前的猜想,认为这个杨辰八成是名过于实,吹嘘起来的,还没等他们到来,就提前翻车了。 众将心中轻视,自然嘴上也嘟囔了几句。 但紧跟着,军营中立刻爆发了几处小规模的冲突和斗殴,都是西军和禁军之间! 禁军心中不服杨辰,而且也一直了解不到前线的具体状况,自然缺乏敬畏。 但对于一直浴血奋战,遭遇大败后又死而后生的西军来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