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开仓放粮,谪仙临尘  (第1/1页)
    乱世之中,不论良善jianian恶与否,几乎不存在不投机的商贾。便是后世,也有无数大发战争国难财的无良之辈。    而世家门阀之恶,尤其在这汉末时节,更甚商贾十倍。    且不说其对于寒门子弟之害,多数世家积蓄家丁、借机屯粮,丝毫不顾百姓死活,竭泽而渔、横征暴敛,就如国家的蛀虫和虱子。    为何黄巾所到之处,百姓虽有部分被胁迫,但也有更多自发跟从?若是能活得下去,谁愿过上朝不保夕的日子,将头别在裤腰上过活。    纵观世界历史,再没有比古代华夏淳朴的劳动人民更利于统治的群体。    安土重迁,勤勤恳恳,只要有一口饭吃,便踏实作一天农事。    可就是如此简单的要求,如今也难以办到。当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得到保障,那就是最温顺的绵羊也会暴起伤人。    何况人乎?    君主有罪,臣子有罪,世家有罪,商贾有罪。    却是无罪的百姓,家破人亡。    以张家在中山的财势,自然也有属于自己的粮仓。虽说无jianian不商,但张世平的确算得上是诚信良贾。    也许有着为儿子积福的缘故,自黄巾之乱兴起、流民于水生火热之际,张家也时常捐出粮食、旧衣布等接济。张钰刚刚清醒的那天,张世平也令管家又一次开仓放粮。    “父亲,恳请您允许孩儿之请,开我张家粮仓以济灾民。”    张钰一进家门,便直奔张世平所在,直接跪在地上说道。    “玉奴儿,不是为父不愿,只是同其他世家商人相比,我张家对这流民已是仁至义尽。玉奴儿你想过没有,若是总开仓接济,这些流民又无家无事,就此赖上我张家,不劳而获坐等放粮,又该如何是好,难不成一辈子由我们养活?    升米恩,斗米仇。恩义布施太多,便会矫枉过正。”    “这……”    “何况如今乱世已至,全天下灾民又有多少,今日你所见只是冰山一角。哪怕只是冀州一地,这十万流民若是闻我张家放粮之善名,皆慕名奔来,又当如何处置?”    “……孩儿不知。”    “放粮,用不了多久你我二人也会同他们一样。不放粮,这些人可都已是名副其实的亡命之徒,聚众强行开仓也并非不可能之事。”    张钰听得父亲这般通晓利害,方才的内心的狂躁和激动像有一股冰泉点点兑入。到底自己阅历还是不够,虽说来自两千年后,可两千年后自己也不过才区区二十出头。    他正要向父亲为自己的鲁莽道歉,却感觉到肩膀上被一只有力而温暖的大手按住。    “去,放吧。”    “父亲…?!”    “放粮吧,做你想做的事,为父会支持你的决定。”    “可是若真的像您说的那样——”    “这就是我对你唯一的要求,做自己想做的事,但一定要有能力去承担这件事的后果。”    张钰稍有犹豫,又想到那眼眸无暇的少女,想到那些跪在自己面前哀求的百姓和那以命相求的老翁,终于下定决心。    抬起头,父子二人视线相交,一切尽在不言之中。    “孩儿谢过父亲!”张钰站起身来对门外的张彪喊道:“彪叔,开仓放粮!”    夜幕沉沉,彻底笼罩在了燕赵大地上。    城外还有火光在月下跳动,那是中山用来存放尸体的地方。    之前是战死的,如今多是饿死的。    古代处理尸体最便捷的有两种方法,一是埋,二是烧。而对于瘟疫的预防和避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更多人选择的还是将尸身一把火烧尽。    这漆黑如墨,冷寂如冰的夜里,连熊熊的烈火都让人遍体生寒。也许这些跳动的火苗里,就有今天那个白发老人,还有更多一样的可怜人。    还是那条街上,这十余人还是跪着,但已有些sao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