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一五)是你想太多 (第1/2页)
吉祥点头应下,把那袋小米藏在怀里先进去了。章清亭正打算磨蹭一下再回去的,却见阎氏兄弟现出身形,悄悄在那儿跟她招手。章清亭微怔,他们两位素来寡言少语,找自己所为何事? 阎希南说话素来不喜欢拐弯抹角,开门见山地道:“张夫人,有件事,我们想请你帮忙查一查,方老爷子到底弄的是什么调料?” 说实话,对于这个问题章清亭也很好奇,她也算计着要亲自跟踪方德海去查查这个事情。 “二位如此问,莫非是知道了什么?” 阎希北点了点头,“张夫人请坐,此事事关重大,还请一定要帮这个忙。因为方老爷子用的调料当中,可能用到一味非常之祸害的东西。” 章清亭脸色顿时变了,“难道有毒?” 阎希北的脸色凝重,“是比毒药更可怕的东西,我大哥就曾经深受其害。” 虽然新年还未过完,但朝中的年假早已放完了。只是大臣们都不会这么没有眼色地在元宵节之前上报些烦心的事情给皇上添堵,基本上每天的朝会,也就是简简单单说那么两件轻松愉悦的政务之后,便结束了。 今儿孟子瞻下了朝,没有马上回家,也没有去衙门,而是坐在轿子里,守在下朝的一条必经之路上等起了人。 不多时,他等的人就来了。 “停轿。”为首的家丁愣了愣,回去禀报,“老爷,是英国公府的小孟大人挡住了去路,说有几句话要跟您说。” 是么?晏博斋的眼神微微一眯,手指在轿中的椅背上轻点了两下,端起了架子,“那去问问他有何事。” 家丁很快过来传话,“小孟大人说,是关于春闱之事,想跟老爷讨教一二。” 哦?若说别的倒还罢了,只是这件事,晏博斋还非得听上一听不可。 多少年来,朝廷每任的春闱主考官都是出自太师府上,可年前晏怀瑾刚一过世,就有不少朝中大臣跳出来,那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让皇上另择贤良,把这个位置让出来。可晏博斋怎肯如他们的意? 老头子死了,现在晏府由他刚刚当上家,若是连这个位置也保不住,那皇上就更不可能把太师一职加封到他头上了。在朝廷上为官,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晏博斋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一定要谋夺这个职位不可。 而孟尚德就是阻挠他的第一阻力,现在孟子瞻主动来找他谈这个话题,是不是代表着孟家有什么妥协的对策? 见是一定要见的。晏博斋下了轿却吩咐,“那就去请小孟大人过来一叙吧。” 官大一级压死人,这是他该拿捏的派头,为什么不要? 孟子瞻从容自若的只身来到晏博斋的轿前,作为品级较低的官员,还依着礼节,先问了好。晏博斋很是满意,然后才虚与委蛇,“孟大人,何须如此多礼?” 手一挥,旁边的下人也退出三丈远,留下空间给二人闲话。 孟子瞻微微一笑,“人不知礼,无以立也。何况又是对着礼教谨严的晏太师府上,即便太师已然故去,但下官这礼数可不敢不周。” 晏博斋听出话里的淡淡的讥讽,眼神一凛,“小孟大人难道今日拦下本官,就为了行个礼么?” “当然不是。”孟子瞻脸上笑容不变,“眼下春闱在即,可这主考之人却迟迟未定,不仅与国无益,与那莘莘学子,更是让他们日夜揪心。” 终于说到正题了,晏博斋心中一紧,面上却仍是不动声色地道:“此事自有圣裁,你我都不必枉自费心,猜度圣意。” 孟子瞻轻笑,“晏大人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其实此事,若是大家都退半步,也许能并驾齐驱,为国效力,此事前朝也不是没有先例。晏大人,您说是不是?” 晏博斋明白了,他这意思是要弄个双主考,甚至三主考出来,不觉冷笑,“可惜凡事总在主次轻重之别,若是孟大人果然如此作想,又何必作此势态?” 他这个孟大人里没带小字,指的便是孟尚德了。 孟子瞻一笑带过,“这不过是下官的一点愚见,说给大人,仅供参考而已。若是大人觉得说得不对,也请不要见怪。” 他拱一拱手,便似要走了,却又突然提起件事,“说起一事还当真好奇,我前日到翰林院翻查旧史,无意中瞧见原来晏大人竟如此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