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六章 心知肚明 (第2/2页)
让胤禩去了江南,胤禛和十五也去了,你猜猜他们三个要是碰了头,江南这台戏会不会越长越热闹?” “回皇阿玛的话,自然是人多热闹些,但是皇阿玛给我们爷的是密旨,外头都道我们爷是去盛京了,怎么可能在江南公开露面呢?所以,这最要紧的差事,还是四哥和十五弟盯着。我们爷,只是去江南替皇阿玛办差,说破天了也只是家事,四哥和十五弟顶着钦差大人的明衔,办的是才是国事,不能比。我们爷一定会领会您的指示精神的。” “你这是在埋怨朕,你觉得,朕厚此薄彼了?”康熙半眯着眼斜靠在软塌上。敏芝直着身子跪着,头低低的:“媳妇不敢,媳妇从未有此想法,请皇阿玛明鉴。”康熙叹了一口气:“朕把弘旺和弘晢送回来,你也没好好教他们,弘晢的脾气还是那般倔强,朕真替他担心。” 敏芝皱着眉,辨不出康熙忽然转换话题的味道,只好沉默不语。康熙朝她的方向看了一眼:“起吧,赐座。”一边内侍搬来绣墩,扶着敏芝坐到椅子里,康熙这才道:“你说的不错,朕要胤禩去办的,的确是家事,可这家事也就是国事,你想好怎么帮他了吗?” “回皇上的话,媳妇一介妇人,替我们爷管好内宅家事,也就算是帮着我们爷了。”敏芝说的很卑微,很客气。榻上的康熙却慢悠悠地说了一句:“吴书来,把十三爷送来的手稿,拿给郭络罗氏。”吴书来立刻就把一沓子纸,递到敏芝面前,敏芝拿在手里,疑惑地看着康熙:“皇阿玛,这是……” “今儿个,十三递了这些东西上来,我原想着,他该再抄一段时日。谁知这么快就递上来了,你看看,他算是读懂了吗?”康熙依然半真半假。敏芝却头大了,老爷子究竟想什么呢?怎么又扯上十三了:“回皇阿玛的话,十三弟经过多年的悔过,想必早已懂了皇阿玛的意思了。” “是他懂,还是胤禩懂?是胤禩懂还是你懂啊?十三一大清早的,去了十七府上,是你的主意还是胤禩的主意啊?”康熙问了半天,才问到点子上。 敏芝心里一松,脸上一时间没绷住,露出了无奈的表情:“皇阿玛,您说的是十三弟收到我们爷的信的事儿吧?媳妇跟您说实话,那信,媳妇的确是看过的,我们爷唯恐此去江南之后,京里的十七弟和十八弟无人照拂,才转而去拜托十三弟的。” “你真是这么想的?”康熙一个斜眼给她。敏芝故意拿手绢掩住口,咳了两声:“我们爷也是无奈,原本这事儿是要托给九弟和十六弟,他出门前还在惋惜,十七弟身子孱弱,弟妹多次去敦郡王府做客,总是愁眉苦脸的。 偏生这个时候,我们爷去了江南,庄子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压在九弟身上,这些天,媳妇的身体总是不利索,十六弟修《康熙字典》已经到了成书的关键阶段。没有办法,才把这事儿托给了十三弟,原是媳妇的不是,这种事,还劳烦爷惦记着。” 康熙默然:“这么说,十三是经人授意才想到去十七府上探望,若是平时……哎,算了,这样也好,多几个明白人,朕也不至于cao那么多的心。你退下吧,身体不好,就在家好好养着!” 敏芝躬身领命,退出养心殿回家。到家没多久,内务府的赏赐就来了,老康赏了一堆的珍贵药材到府上。并且赏了太医给弘晏检查身体。明令敏芝和孩子们在家休养。 这么一来,廉郡王府闭门谢客算是奉了皇上的圣旨,敏芝在家养身体,却不知道,一件她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又把她从暗处推到了明处。而她根本不知道,这只是一条炸弹引线,这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地雷。 三月头上,胤祥降职录用,回兵部。官衔和胤衸一般大。这不算什么,总算是回到了原来的老部门,十四不在,他作为皇子,又和老同事们一起,官衔什么的都无关紧要,胤祥老实了许多,认认真真地做他的分内事,并没有急于收回失地的样子,平日里依旧继续关心十七和十八,和他们走的很近。 康熙继续观察,没做任何表示,敏芝也觉得事情就这样平静的发展下去了。没想到,老天爷就是看不得她过平静日子,这一天,胤禟不请自来,着急慌忙地叫嚷着:“快,快去请八嫂,大,大事不好,北边儿……出……出事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