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98节改变  (第1/2页)
    宋盼儿处理家务事,雷厉风行。    她很快就把家里的下人全部都安顿好了。    顾家的屋子可能有点损坏,院墙却分外的结实。    宋盼儿叫人锁了各处的角门,从外院到内院,每处的门都锁了起来。    家里的护院,安排在外院各处。    内院也安排几个身强体壮的mama巡夜。    夜里不准下人到处跑。    家里不少的下人受伤。宋盼儿知道现在城里肯定请不到大夫,也不能放任那些下人不管,就让顾瑾之帮忙处理伤口。    库房里还有些外敷药。    伤筋断骨的伤,顾瑾之处理不好。可简单的磕破,或者割伤,她还是能处理的。    不仅仅她能处理,那些下人自己就能处理。    他们甚至没有娇贵到用药,胡乱用布包裹了。    顾瑾之仍是帮他们拆了布,用上药,叮嘱他们道:“隔日再换药。天气一日日热起来,不用药的伤口容易溃烂,小伤拖成大病,连小命都丢了。”    顾瑾之有神医的名声在外。    这些下人很信她的话,个个点头答应。    处理好伤口之后,顾瑾之想起墨韵说老宅的话。    “娘,老宅的房子比咱们这里旧得多,家里会不会有人受伤?要不要送给药过去?”顾瑾之问。    宋盼儿点头:“我都忙得忘了这茬。”    她和顾瑾之都走不开,眼瞧着天色就要晚了。宋盼儿喊了宋mama和慕青,让她们换身衣裳,用些药去老宅。    “问问大夫人,家里有谁受伤了没有。”宋盼儿叮嘱宋mama,“要是有人伤了,我们过去看看。大夫人若是问咱们,照直说就是。”    宋mama一一应下了。    慕青原本就是大夫人身边的,她对老宅熟悉。    宋mama和慕青换了衣裳,顾瑾之那边的药和马车都准备好了。    两人去了老宅,直到天完全黑下来才回来。    “还好。”宋mama回来说。“老宅的房子虽老。用料却是上等,房子结实。除了三奶奶的正院被倒下的树撞塌了耳房的屋顶,竟然没有一处倒塌。我说我们这里,塌了好几处。大夫人还不信……”    宋盼儿有点意外。    “也没人受伤?”她问。    宋mama道:“大夫人是这么说的。”    宋盼儿就不再多想。    夜里没有再次余震。    到了第二天。天放晴了。    京城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满目疮痍,有人受伤,有人离世。可明媚的骄阳。照在人身上,暖融融的,一扫昨日的阴霾,给人希冀。    顾家算是损失娇小的。    像生活比较贫苦的人,他们的房子原本就不好,大部分都塌了。    死的死,伤的伤。    朝廷着户部,在朝阳门、安定门和德胜门搭棚施粥救助。    京城的望族豪门,大部分的人家都有损失。他们自顾不暇,没人跟朝廷一样搭棚施粥。    朱仲钧进宫,第二天仍没有出宫。    顾瑾之有点担心他。    她记得朱仲钧临进宫前的欲言又止……    他这次回来,他们都没有顾上好好说话,就地震了。然后,朱仲钧就进宫了,至今不出来    ##########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小说网友请提示:长时间阅读请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荐阅读:    ----这是华丽的分割线---    地震后的第二天晚上,居庸关快马传来消息,整个关城都被埋了,死了将近一半的守军。    原来这次地震的震中在居庸关。    居庸关是个很重要的关城,本朝开朝之初才建立,用来抵御鞑靼游牧士兵的抢劫掠夺,是京城的一个重要屏障。    这个屏障消失了一半,就等于将整个京城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马刀之下。    消息传回来,朝臣再也顾不上去讨伐皇帝举政失措之过。    满朝都震惊了。    这么强的地震,毁了整个居庸关。    朝廷的兵力分散,一时间从哪里调集兵力去护卫居庸关,成了当务之急。    到了第三天,京城就有人听说了居庸关的事。    惜命的人,开始南迁了。    一边是人心惶惶的安全担忧,一边又是丧失房子的贫民,京城顿时乌烟瘴气。    居庸关附近也损失惨重。    不少难民进了城。    每天都有不少难民在顾家门口游荡。    宋盼儿一开始叫下人在门口煮粥、散粥。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的时候,煮粥的米被人抢了,锅也被抢了,难民只差闯到家里来。    宋盼儿气得大骂,把大门紧紧关了起来。    京城的局势变得叫人分外不安。    这种不安尚未下去,宋盼儿也听说了出事的是居庸关。    “这就好比:财主家里的院门倒了,外面全是不用种田种地,整日骑马射箭、虎视眈眈的混混儿。这个混混儿,个个身手了得。如今院墙倒了一半,他们半推半跳,骑着马就进来了。”宋盼儿不太明白为什么居庸关出事叫人这样害怕,顾延臻就解释给她听。    顾延臻解释完,宋盼儿脸都白了。    鞑靼人凶悍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