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42节同意  (第2/2页)
仲钧拦了去的。    常顺忙道是,转身就往乾清宫来了。    在乾清宫的大殿,皇帝正在和内阁的人商讨安南国用兵之事。    听到朱仲钧来了,皇帝就想到昨天自己的猜测,和方才顾延韬的暗示,就知道是顾延韬暗中做了手脚,让朱仲钧来的。    皇帝不动声色,把内阁的五位阁老安排下去,在偏殿见了朱仲钧。    “皇兄,我……我听说国有大难……庐州素来富足……我…….想将护卫军,充作增援,派往安南国,早日安国定邦,解皇兄之忧。”朱仲钧一字一顿,结结巴巴说道。    他说得非常慢,像是背书。    而字里行间,又不是他习惯的表达方式。    皇帝心知肚明的。    “……小七和顾阁老都说,这样很好,我才敢来跟皇兄说。”朱仲钧又道,把顾家点明出来。    顾瑾之忙道:“陛下,民女不太懂这些。是王爷的意思,请教了大伯父。大伯父说王爷仁心。我们才敢来说的。”    顾瑾之先把自己摘出来。    皇帝一直沉默听着,此刻就哈哈笑了两声。    他对朱仲钧和顾瑾之道:“跪着做什么?都起来吧……”    然后还叫人端了椅子给他们坐。    “仲钧,你怎么突然想到把王府的护卫军添作增援军?”皇帝一概这几日的阴霾,笑着问朱仲钧。    朱仲钧忙道:“是小七教我的!”    他一下子就把自己又摘清了……    皇帝失笑。    可见,这个问题他们没有对好答案。    而顾瑾之,又连忙跪下,磕磕绊绊的解释说她也是道听途说。    不用猜,定是顾延韬的主意,皇帝心想。    “准奏了!”皇帝高兴道,“仲钧为国为民。朕记在心里。等安南国的事情平息,朕要重重赏仲钧……”    朱仲钧一听有赏,立马大喜。眼巴巴望着皇帝。    他以为皇帝现在就要赏他,弄得皇帝哭笑不得。    “二公主好玩,我也要孩子。”朱仲钧立马道,“可是母后说,我不能带出去玩。只有小七生的孩子。我才能带回去玩儿。皇兄,你让小七给我生个孩子玩……”    他又趁机提到了他的婚事。    顾瑾之不得不说,朱仲钧果然是个会见缝插针的人。    皇帝这次没有露出不悦的表情。    他想了想,道:“这件事,等过些日子再说,朕答应仲钧了!”    朱仲钧忙跪下磕头。道:“多谢皇兄!”    皇帝摆摆手,让他们下去。    他还要处理公务。    朱仲钧和顾瑾之就从乾清宫出来。    朱仲钧心情极好。    一出乾清宫,便遇到了坤宁宫的太监常顺。    两人又跟着常顺。去了坤宁宫。    太后自然会问他们来做什么的。    朱仲钧又把对皇帝的话,说给了太后听。    他背诵的痕迹很明显,一看就是别人教的,太后顿时将目光转向了顾瑾之,眼神有点犀利。    顾瑾之尴尬。垂头不语。    太后想到顾瑾之往日里的单纯,又想到顾延韬是个极度势力的人。就把责任算到了顾延韬头上。    如今这么好的机会,顾延韬岂会放过?    庐州的这六万护卫军,只怕再也不会属于王府了!    太后心里一阵抽搐的疼。    不过,短暂的愤怒与不舍之后,太后倏然觉得,这样也好……    太后狠心的想,皇帝不变性格的话,如今还是念点亲情的。只要仲钧没有危害,没有军队,皇帝是很放心他的,仲钧也安全。    仲钧这么傻,那么多护卫军在王府里,总归是祸害。就算有宁席帮衬着,太后也不放心。    宁席到底不是太后亲生的。    权势会让人生变的,宁席难保一直忠心耿耿,不欺负仲钧……    想到这些,太后犀利的目光慢慢变得和软。    只要仲钧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于是,她收敛了锋锐,笑着对朱仲钧道:“好孩子。你和皇上是亲兄弟,这个时候就该相互帮衬。你做得很好,母后很高兴。”    朱仲钧得到了夸奖,就笑着往太后怀里钻。    顾瑾之也暗暗松了口气。    这件事,比他们计划得还要顺利。    很多预料会出现的难题,都没有出现,一路绿灯到现在……    接下来,就是宁席和孙柯谁任主帅的问题了。    这件事,需要孙柯出马……    顾瑾之和朱仲钧从宫里出来,朱仲钧又把孙柯叫到了跟前,反复叮嘱他如何行事,才能让宁席自己把增援主帅的位置让给他。    孙柯认真听着。    ——*——*——    第二更了。已经是最后一天了,此刻不发力,等待何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