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十四、滔滔江水(下)  (第5/5页)
份密函也让桓阶过目。    我眨了眨眼,恍然大悟。    一个人要想专心致志地干好自己的工作,杂念自然越少越好。    阿袖安全平安的消息,应该可以医治好桓阶的最大心病吧!    徐庶忽然按住嘴巴,打了个哈欠。    我被他传染得也是一个哈欠。    我知道他累了,我也累了。    可是还有件事得告诉他。    “你再看看这份。”我掏出最后一份密函。    徐庶接过,却不打开,微笑着看我:“主公,还有多少,你都一次取出来吧。”    “没有了,这次是真的全都没有了。”我也笑了。    看着徐庶认真阅读的神色,我心里感慨,什么人干什么事,这些对我来说非常头疼和烦闷的事情交给徐庶这种专业人才去办,实在是驾轻就熟,举手之劳。    忽然有些厌倦,这么多麻烦的事,非得我都去一一看过,再让徐庶去决定如何处理吗?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古人都能这么想,我是现代人,也该有点现代的气派,推行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现代化管理,何必非要向其他首领那样整日带着数不清的疑虑烦恼去活着呢?    徐庶身上忽然一激灵:“不好。”    我吓了一跳:“什么事不好?”    “桓嘉找到长沙王的墓xue,虽然不错。但这件事非同小可,桓伯绪明日就要返回长沙去……”    “唔……这个我倒真没想过,你是担心秘密泄露,他知道了会非常反感?”    徐庶苦笑:“主公,伯绪回去主持长沙局面,此事必然瞒他不住。他得知此事会有什么反应,我实难预料。反感倒也罢了,万一他……”    “我明白。”不满是轻的,万一他因此而怀恨在心,举郡造反,那我们可立刻就再度成为没根的木头,无主的亡魂。    “主公,可否另外派人返回长沙?”    “除了他,你说还有谁合适?”我反问一句。    徐庶无言以对。    现在这种形势,还真没第二个人能替代桓阶。    屋里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我下定决心,道:“既然我们大家都希望能永远合作下去,就必须坦诚相待,明日桓参军过来,这四份密函全部让他过目。伯绪是我军参军,我们现在的经济状况,他一清二楚。掘几个古墓,增加一些收入应付眼下的窘境,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主公,这未免过于冒险了。”    “元直,你说说,我们现在干的事,那一样是有把握的?”我直视着他,“不仅如此,我还决定恢复以前的作法,我军所有往来密函,仍由你和桓参军首先批阅,非常之事决定不了,再来找我。”    “主公!”    我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拆看密函这种苦差使,还是你们替我分担吧。我实在是受不了!”    “可是,军中会有非议,对主公的声望也不太好。”    “我们现在,一切以实用为出发点。至于子云,我自会去和他说。”    徐庶见我态度十分坚决,确是出于至城,便道:“子云那里,倒不必主公多言。他经历这数月军中日子之后,应该已经明白我军的情况,不会再说什么了。”    正事谈完,又闲聊几句,徐庶就宋定之事向我谢罪,道:“我之所以要留下宋定,是因为他告诉了我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想把他留在军中,以便随时可以利用。”    我奇道:“什么事,竟让元直如此重视?”    “孙权与周瑜之间,确有极大而无可解之心病。”    我不信:“真有那么严重?”    也难怪我,历史上的孙权和周瑜,那是三国间除刘备诸葛亮之外的另一对让后人羡慕的君臣相得的典范啊!    徐庶道:“比我们所能想象得到的还要严重。因为病引是一个极其敏感的人。”    “什么人?”    “江东未来的国母,乔夫人。”    “大乔?”我啊的一声,“怎么跟她沾上边了?”    “且听我细细给主公讲来……”    听完徐庶一番密语,我目瞪口呆:“可能吗?这……这可能吗?”    徐庶正要说话,门外传来一声报告:“陆子云都尉、杨龄都尉凯旋请见。”    我忙道:“快让他们进来。”    陆子云、杨龄、杨影三人鱼贯而入。    我站起身,上前握住杨龄兄弟的手,道:“今日你们打得很好,军师说了,重重有赏。”    徐庶一惊:“主公……”    我哈哈大笑:“当然,我也是有赏的。你们俩,都有黄金十斤。”    杨龄大喜,连声称谢。长沙穷弊,物价极低,这十斤黄金,可供普通人一家十口安安稳稳过上小半辈子。杨影却垂头丧气,面带沮靡。    “怎么了,杨影,嫌少啊,这么没精神?”    杨龄忙道:“主公,他是因为没能为主公捉住那水蜈蚣陈江越,感到愧对主公。”    “哦!”虽然有点惋惜,不过我还是很大方地摆摆手,“无妨,这次让她逃了,下次杨影你再替我把她抓回来,也就是了。难道这么一个娘儿,还能让你愁得吃不下饭去?”    众人都笑了起来。    杨影红了脸,低头道:“那小娘儿是俺师叔的徒弟,说起来是一家,只要她还在江里混,总有一日,俺要将她拿来献给主公。”    我连连点头:“这就对了。嗯,你们查着没有,他们怎么会到这里来的?”    陆子云和杨龄交换一个眼神,说道:“我们已经查清楚了,这水蜈蚣陈江越据说对周郎早存爱慕之心,得知他攻占江陵,便急率部分庐江帮众赶来相助,为此听说与她哥哥,现任庐江帮帮主的陈江吴都闹翻了。另外,我们还捉住了一个重要人物,名叫皇甫夏,乃是皇甫世家的人。”    “江南的皇甫家?”我顿时记起三家四门的那句顺口溜来。    “正是。”    徐庶皱起眉头,道:“是的,主公。听说皇甫家也是暗中支持孙权的,尤其那位‘琴凤’皇甫秋,与吕范、周瑜等更是相交莫逆啊!”    “军师所言极是,不过皇甫夏却是陈江越的仰慕者,所以是皇甫家便派他和陈江越同来江陵。”    哦,原来如此。琴凤?以前似乎听典满提过,那该是号称“四大琴王”中的人了。    徐庶道:“皇甫夏是皇甫家四大门主之一,在皇甫家地位非同小可,主公,你看……”    我道:“军师你去见见他,安慰他几句,就放了他吧。”    陆子云等都愣住了:“放了他?”    徐庶却笑了:“主公说得是。皇甫家的人,不放难道杀了?”    陆子云和杨龄、杨影你瞧瞧我,我瞅瞅你,均觉难以理解。    我道:“这其中关节,迟些再让军师好好跟你们解释。还有其他情报收获么?”    杨龄道:“我们仔细盘问了皇甫夏,他说,孙权下了狠心,将会派几路援军先后来江陵助阵。”    “哈哈!”我眯起眼来,看向徐庶,“看来我们江陵的生意,会越做越大啊!”    徐庶脸色严肃,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慢慢说道:“一切问题,且待六月十五我恩师寿辰之日,便见分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