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朝的太监官吏和军事(不算正文)  (第1/3页)
    二十四衙门是明代宦官体制,是宦官伺奉皇帝及其家族的机构。内设十二监,四司,八局,统称二十四衙门。    十二监:司礼监,御马监,内官监,司设监,御用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    四司: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    八局: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    司礼监:为整个宦官系统中最高的权力机构,“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    司礼监的主要职权为:    1.批答奏章,传宣谕旨;    2.总管所有宦官事务。司礼监不仅在各宦官机构中处于“第一署”的地位,而且实际上也居于总管、统领其他宦官机构的地位。司礼监总管大太监为所有宦官的首领;    3.兼顾其他重要官职。如南京守备,或专由司礼兼领,或为司礼外差。司礼监总管大太监兼任东厂提督一职。    御马监:管理御用兵符;    内官监:主要掌管采办皇帝所用的器物,如围屏、床榻、桌柜等;    司设监:掌管卥簿、仪仗、围幙、帐幔、雨具等;    御用监:掌办御前所用之物;    神宫监:掌管太庙及各庙的洒扫及香灯等;    尚膳监:掌管御膳、宫内食用和筵宴等;    尚宝监:掌管宝玺、敕符、将军印信;    印绶监:掌管古今通集库以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图书、勘合、符验、信符等;    直殿监:掌管各殿及廊庑洒扫之事;    尚衣监:掌管皇帝的冠冕、袍服、靴袜等;    都知监:起初负责各监行移、关知、勘合等事,后来专门跟随皇帝,负责导引清道。    惜薪司:掌管宫中所用柴炭和二十四衙门、山陵等处内臣柴炭等;    钟鼓司:掌管皇帝上朝时鸣钟击鼓以及演出内乐、传奇、过锦、打稻等杂戏;    宝钞司:掌管造办粗细草纸;    混堂司:掌管沐浴之事。    兵仗局:掌造军器,包括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各类兵器;    银作局:负责打造金银器饰;    浣衣局:该局是二十四衙门中唯一不在皇宫中的宦官机构,局址在德胜门以西,由年老及有罪退废的宫人充任;    巾帽局:掌管宫中内使帽靴、驸马冠靴及藩王之国诸旗尉帽靴;    针工局:负责制作宫中衣服;    内织染局:职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事;    酒醋面局:掌管宫内食用酒、醋、糖、浆、面、豆等物;    司苑局:掌管宫中各处蔬菜瓜果及种艺之事。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令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    等。    吏部:负责官吏的管理,考核,升迁等    户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礼部:主管国家凶吉大典,教育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兵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刑部:管理天下刑名。    工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    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    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报告。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    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    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    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翰林院的首长称为翰林学士(正五品),侍读学士两    人,侍讲学士两人(从五品),侍读、侍讲各两人(正六品),修撰(从六品)考中状元后就会    被授予此职位。编修(正七品)榜眼、探花考中后就会被授予此职位。    [编辑本段]明朝(地方官员品级)    县:    助手有县丞、主簿。县丞协助知县管理县政,主簿管全县粮税、户籍。水浒中宋江上山前好像就是县丞一职。    州:    最早出现在西汉。汉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