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_第一四六回 大获全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四六回 大获全胜 (第3/3页)

走的,也就只有两千出头的骑兵。

    对于撤走地建奴来说,他们未来的道路也不好走,首先是灭虏营突袭了他们的辎重,并且层层伏击和狙击。

    与灭虏营一起行动的包括破虏营中军哨,包括了两哨长枪兵、两哨火铳手,两哨骑兵,他们兵分两路,逐次伏击,既不将建奴堵死,每一次也能杀得建奴屁滚尿流,面对占据了地形优势,还有长枪兵保护的火铳手,士气低落的建奴根本无计可施。

    冲吧,双方兵力差不多,还占着地形优势,铳弹泼雨似的打过来,每前进一步都得付出惨重的代价,何况经历了金州城前的失败,乌尔古岱和李永芳也不敢正面去冲击火铳兵与长枪手组成地步兵方阵。

    在金州西城前面,正是这样的组合,在短短的时间里让近千骑兵损失过半,要是他们现在去冲,其结果也是差不多,甚至更糟,因为现在的建奴骑兵,已经不是当初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建奴铁骑,而是一支狼狈逃窜的败军、疲军。

    乌尔古岱和李永芳不顾一切地后撤,到达复州的时候,差不多又是损失掉四五百骑,幸亏是会合了后续到来的千余后卫,这才稳住了阵脚。

    就在第一次金州防守战取得胜利的同时,毛文龙也从镇江传来捷报,在得到镇江守将陈良策地投诚以后,毛文龙攻取了镇江堡,斩杀建奴城守游击佟养真。

    李彦见状大喜,连忙将两份战报一起发往京师、登莱、天津,以及广宁的辽东巡抚王化贞处。

    历史上毛文龙占领镇江堡以后很快又丢失,后来只能在皮岛扎营,不过现在发生了金州之战,想必建奴一定非常震惊,未必能够轻易发兵攻打镇江,毕竟金州这样的损失三四千的失败来上几次,对人口基数比较小、全民皆兵的建奴来说,是无法承受的。

    金州和镇江堡,一在辽东的最南端。一在最东端,加上西面重兵集结的广宁,就战略态势来讲,建奴是绝对不能够容许身后留着战力不俗的两支敌军地。

    历史上,建奴几乎每年都要向毛文龙地东江军发起两次进攻,至于战果。毛文龙说自己赢,建奴说他们赢,相对来说更客观的朝鲜人也说毛文龙多数时候都是损失惨重。

    建奴后来在辽西发动数次进攻,南征北战,似乎并没有受到东江军地过份牵制,东江军的作用,似乎只停留在sao扰层次,还不能上升到牵制的程度,这或许也是很多文官。以及袁崇焕对毛文龙不满的地方。

    第二次金州之战发生以后,建奴绝不敢轻视辽南这两股力量,损失超过四千。其中主力骑兵两千,这样地损失,在以前的明金之战中,几乎没有,抚顺、清河、铁岭、开原,乃至沈阳和辽阳,无不是顺利攻下,损失极少。

    即便是规模达到十几万兵力的萨尔浒之战,建奴的损失也不超过一千。真正损失比较大的,也就是浑河之战,川兵、浙兵的顽强奋战,使得此战成为明金开战以来,最为惨烈的一战,建奴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全歼近万明军,自身损失也达到两三千人。

    与浑河之战建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不同,建奴在金州甚至大败而回。这或许是建奴有史以来地第一败绩。

    预料到建奴可能的反扑,复辽军甚至没有趁胜追击,在建奴拥有大量骑兵的情况下,贸然深入,意味着极大地风险。

    战斗一结束,确定建奴不会卷土重来,金州营和工役营便开到一线,清理战场,迅速开始砌筑东西的两座城堡。

    在金州遭到失利以后。建奴肯定会更加重视金州。不来则已,要是再来的话。恐怕会是像辽沈之战那样的大型会战,复辽军只有一万人,到时候应付起来,不会像现在这样轻松,以多打少,以步兵对骑兵,唯一的凭仗或许只有高大坚固的堡垒。

    棱堡在金州防守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棱堡的设计也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优化。

    火炮、火铳以及地雷在城防中发挥地作用,通过金州之战,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还有参谋人员观察统计的数据,也可以为完善城堡的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防守坚城,所需要面临的威胁,无非是羽箭的抛射、炮击、药炸,还有那些疯狂的挖墙者,”李彦想到那些汉军被建奴驱逐,毫无防御地冲在最前面,顶着枪林弹雨清理障碍物和挖墙,就感到一阵悲哀。

    “羽箭的抛射,就是要在火铳手地头顶上,增加一面盾,我看要将城头设计成带顶式的,”既然要防守,李彦就打算将防守做到极致,其实这样的多层式设计,有些类似多层楼房,不仅可以防御箭矢,对步兵的蚁附攻城,也会造成很大的障碍。

    多层堡垒式防守,防守正面就可以形成垂直面的多层打击,对于以火力取胜的复辽军来说,这一点非常重要。

    如果说传统的城墙是以高度取得优势,那么这种多层式的立体棱堡,火力地密度将达到一个恐怖地程度。

    当然,作为第一座这样的城堡,因为缺少必要地技术积累,这两座棱堡也不会造得太过复杂,李彦构想中会有三到四层,为了保证城堡足够结实,地基、承重墙、立柱等都是充分放宽。

    “至于炮击、药炸,只能造得尽量结实,在结构上设计多重支撑,不会因为毁一角,而导致整座墙倒塌,还有就是利用棱堡的交叉火力,消除死角,不让敌人靠近,”李彦在城堡的设计图上画了几条线,造这样的城堡,完全是一种新的尝试。

    “这样做也可以应付那些挖墙者,还有就是地基要深,这个前次已有充分的预留,现在就是要尽快砌高!”李彦将图纸丢到一边,这样的设计,更多是靠直觉、经验,没有建筑理论的支持,想要造出更好的堡垒,似乎并不容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