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革命暴动(3) (第2/2页)
置的。”他明知道张辽是三国史上有名的大将,却仍是要装装样子,以显示自己的气魄。 张辽道:“是!我知道相国军令甚严,若张辽有何过错,尽可责罚。” 商量过后,秦骁任命张辽为农民军首领,又率人砍伐树木,制造木枪,这枪儿就是棍身削圆了,一端削尖而已。秦骁又命人在枪上加了红缨。缨穗吸血,可以阻止枪头上的血顺着枪杆流下来不利于持枪者发力,换言之就是擦血抹布,选红色是因为血的颜色染成而且在攻击时可以给对手造成错觉,增加士气。 足有十五天,五千支木制长矛已经制成。农民军装备上之后威力明显得上升。 五千农民军加上八千赤血卫,总兵力达到一万三,颇具规模。秦骁眼看着自己的实力又慢慢增强,内心已有了离开曹cao的心思,总不能久居于曹cao之下,曹cao的兵锋极盛,屯于左近,说不定随时就会扑过来,将他彻底消灭。这种头顶上悬着刀的感觉,让秦骁很不自在。 收编部队都是秘密进行的,每个投军的都遵守严格保密,但人口基数实在是太大,消息还是不胫而走,最关键的是,这次告密的,却是王午、李公子二人。 二人的家底几乎都被抄干净了,什么奴仆、部曲几乎都跑光了,几万亩田也跟着被那些刁民分了,想带人去打回来都没有人手,出门上街反而成了过街老鼠,这让王午感到很愤怒,心想果然是变天了,这些好吃懒做的刁民收了点儿那姓秦的好处,能把天都给掀了。 王午心想:“秦骁大肆招兵,一招就招了5000名能征善战的士兵,看来不是准备谋董,就是谋曹,这小子狡猾成性,定然会使些阴招,我索性分作两路,一路说与董卓,一路报与曹cao,只要有一路怀疑这小子,发兵再攻,他绝对是活不了了。”士家都是独立又或者依附大的士家之间的,就如江东士族,都依附于孙权一族,到了曹cao挥师准备南下灭孙刘时,那些个士族的人一个个劝孙权投降曹cao,为的就是保住自己家族的利益。在王午这种门阀看来,秦骁不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不巩固地主阶级,而去煽动那些贫贱的百姓,简直就是敌人,是该要消灭掉的。
王午偷偷溜出城,早有民兵报知与秦骁。吃一亏,长一智,有了前车之鉴,秦骁自然不会再犯,眼下汝阳县万众一心,除了士族门阀以外,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民众基础都支持秦骁,在汝阳县中几乎手眼通天,眼皮子底下溜出去两只耗子,自不会逃过他的耳目。 二人一个向南,一个向北,自然是分别向董卓和曹cao告密。秦骁当下就跟张辽商量,如何应付。张辽沉思半响,面露喜色,“这是好事呀,相国不是准备趁机脱离了曹cao吗?这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何以见得?”秦骁皱眉,心想只须派两队轻骑,或许能将二人在半道上活捉回来。 张辽说道:“咱们先往北,抓那个向曹cao告密的,然后咱们再派农民军伪装成普通百姓溜出城,一出去就扮成黄巾贼,相国可借口有黄巾来犯,向曹cao表明,亲自去剿灭黄巾,曹cao自然应允。到时相国全师而出,杀出汝阳,与农民军合兵一处,直接就能逃跑,到时将汝阳县这个空壳扔给曹cao,如若王午没能说服董卓,那也罢了,若是说服了,董卓派兵杀来,只道汝阳县有相国在,正好就跟曹cao大战在一块,谅曹cao乱世枭雄,兵强马壮,对付了董卓也再无力分心对付相国了。” 秦骁大喜:“正愁找不到借口,想不到文远第一时间就想出了法子。”当下亲率一支轻骑,挥鞭加急,官道上看见一人一马鬼鬼祟祟,立即大喊:“不许跑!” 那人正是李公子,准备向曹cao告密,没想到半道上秦骁就追过来了,吓得魂飞天外,拍马就跑。秦骁纵马追上,马鞭扬出,抽在李公子的背上,只听一声惨哼,人已从马背上翻了上来。 秦骁勒住胯下的照夜玉狮子,马鞭刷刷挥出,往李公子的脑袋、手臂、大腿就是一顿抽,骂道:“他妈的,我让你告密,我让你告密,看老子不揍扁你!” 李公子抱头鼠窜,在地上直打滚,求饶道:“别打,别打呀,我——我不敢了——” “不敢?” 秦骁哼了一声,向身旁的郑友三道:“友三,你这新伤初愈,不如拿着小子试试手劲。” 郑友三被吕布断了右手,实力大减,秦骁听说以后,命人铸了一只铁手,给他套上,这只铁手抓着一只长勾,就如海盗首领一般。他自残疾以后,整个人都沉溺于悲痛之中,性格也内向了许多,这时听秦骁的话,当即应了声“是”,然后滚鞍下马,走到李公子的面前,左手捏住了他的下颚骨。 李公子惊骇万分,只见这人的右手缓缓举起,那支长勾带着幽蓝的光芒,显然含有剧毒,不禁吓得寒蝉若噤。郑友三长勾一竖落下,“噗”的一声,钩头正中李公子的脑门,登时血溅当场,脑浆迸出。 “功夫不减当初,友三,你跟当年差不了多少嘛。”秦骁笑着鼓励郑友三道。 郑友三热泪盈眶,取出手帕擦拭了一下长钩,帮秦骁牵马,说道:“只要相国有用得到我的,鞍前马后,刀山火海,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 秦骁伸手抚着他的后背,“友三,你要记住,缺胳膊断腿算不上多大事,只要命还在,总有一天能报仇雪恨的。” 郑友三神色一黯,心想吕布天下无敌,报仇是遥遥无期了,暂时压下心中的不快,问道:“相国,咱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走,去曹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