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回 宁城之行 (第2/2页)
厉。 其中还不乏有二十几位女子跟随。 但是她们行走在大道上,是如此井然有序,脸上没有露出丝毫疲惫。 这一切看得赵羽天有些佩服,一行人如何走路也可以看出他们做人的风格,他们态度冷漠,步伐整齐。 赵羽天是带过兵的人,凭借这几十位习武尊者的尊严,那定然是城主的禁卫亲军,每一个人定然都是了不起的习武尊者。 至少比现在的赵羽天习武能力要强得多。 就单单从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就已经让人望而生畏。 “赵兄弟会不会觉着我是演戏?”宁城城主忽然开起了玩笑。 赵羽天也直言不讳,“有点那个味道,不过总比那些连演戏都不敢的人要好上一百倍。” 宁城城主爽朗大笑,“皇子殿下在来信中称赞你是一个爽快人,果然是这样,还好公子遇见了我,若是遇见另外几个死要脸面的城主,他们就会把脸拉得老长。” 赵羽天也笑了,“如若我晋国每一位城主都像你那样,恐怕苏兄也不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到晋国行侠仗义了。” 赵羽天这一次又交了一个好朋友。 “总会有那一天的。我期待你们的国家与我们楚国一样富强,立法,司法,行法就是司马旭要做得的第一件事。”作为一方小城的城主,宁训自然也不会只顾着自己宁城一方安危而已,关注天下大势,也是他作为习武尊者的尊严。 有这样一位明大义,知大事的城主,宁城的百姓自然可以安安稳稳地睡一个踏实觉。 这一位城主没有说你们晋国怎么样怎么样,也没有丝毫指出晋国的弊端,没有说他国的任何不是,更没有对晋国的弊端想加指责,而是仅仅诚恳地说了一句“总会有那么一天的,我期待你们的国家与我们楚国一样富强。”。
仅凭这一句话,赵羽天就知道这个人了不起。 甚至很了不起。 有些时候凭借一句话完完全全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心胸与见识。 赵羽天甚至有些遗憾,苏无极安排他当边城守城之主,会不会地位有一点低了。 再怎么说也是封疆大将,就凭借这一句话,以及身后这一群气势昂扬的亲卫军。 这样的贤杰,人世间可不多了。 不过赵羽天忽然多了一个心眼,也许这一位宁城城主是苏无极特意安排他坚守宁城的,如若宁城作为战争要冲,资源重地,派遣这样一位大将镇守,那也是情理之中。 无论哪一方面的原因,赵羽天都觉着这宁城城主很不容易。 “宁兄是如何被苏兄赏识的?”赵羽天问道。 “还不是从前那一次边境大乱,一发生叛乱,我就知道跟随那一群老贵族绝不会有丝毫出路,我一听闻皇子殿下亲自讨伐,我母亲坚决要我连夜离开宁城,投靠皇子殿下,我这人从小就听我母亲的话,就连夜从宁城里逃了出去。“ 赵羽天听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有一些疑惑,他是指挥过无数次经典战役的将军,对于武技世界的城池攻防战自然了解透彻,按理说,大战在即,城池中的任何居民都不可以擅自逃离,因为抛开是非不谈,单单就军事而言,军事情报重于一切,任何疏忽都可能酿成大错。 “按着常理推论,宁兄不应该这样轻易地就出了宁城。”赵羽天对于事情总是考虑得十分透彻。 “不瞒赵兄弟,叛乱那一天,我母亲得知了消息,立马就变卖所有家当唤作一大笔钱,贿赂了那叛军西门的一位小头目,那小头目见钱眼开,不是一个好东西,收了我的钱,到了关键时候又反悔,我母亲见多识广,这样的人她早就有所提防,那紫晶币我母亲做了手脚,金币上有剧毒,先礼后兵,那人便不得不放我们出去,我母亲做事也留有余地,我本想杀了他泄愤,但是我母亲却让我得饶人处且饶人,说起来,还是我母亲见多识广,我不如她。” 宁城城主每当说起自己母亲,就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母亲而自豪。 这样的母亲的确值得儿子骄傲。 这一系列的故事真是印证了那一句话,人心险恶险于山川,对付不是好东西的人,就要用没有良心的办法。 一味的朴实善良,那是没有出路的,只能备受欺凌与压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