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皇子  (第3/3页)
徐伯阳和郝文光,另外也不排除其他县令中有这两人的帮手,于是也加派了人手去盯着他们。
    永盛帝在王裕洵呈报的秘信中知道了各县库银和粮仓储粮都和账目严重不符,另外也知道了下面的人是如何做到这么多年都不被发现的欺上瞒下的做法后,甚是震怒。    要知道,他一个皇帝想要给庄妃建一个避暑行宫,下面的人都强烈反对。是国库资金严重不足,这些年定国虎视眈眈,他们用来扩军的银两都不够。    毕竟他也是个男人,一个要面子的男人。已经答应好自己妃的事儿,怎能中途反悔。尤其是君无戏言。    最后抠门的永盛帝只能一狠心,决定从自己的金库掏钱建行宫。    但要是建大的避暑行宫的话,他的金库中的银子那也只能是杯水车薪,好不好    这下充盈国库的机会来了,他又岂能放着不用    于是永盛帝派三皇子夏立禹和四皇子夏立尧带领一众大臣开始清查各地库银和储粮。    三皇子夏立禹这个人怎么呢    其实他和最初王姒宝见永盛帝时的感觉一样,就是属于路人甲行列的。    他是永盛帝还是六皇子时有的孩子。生母据只是一个普通的丫鬟。永盛帝因为多喝了两杯就和她上了。后来被抬为了通房。之后又有幸得宠了几次后,便生下了这个三皇子。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夏立禹这个丫鬟出的生母被秘密处死了。据可能是她与侍卫有染的原因。    这样一来,就是永盛帝都怀疑当年自己是不是被设计才和那丫鬟上了。而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种还不一定。    于是后来他对夏立尧一直处于不管不问的状态,就当府里多养了个闲人而已。    等永盛帝当上了皇帝,他又不能公开不认这个儿子。那不是就是向世人承认他有曾经有过被带绿帽子的黑历史了吗所以不管这个孩子到底是不是他的种,他都得封其为三皇子。    这次永盛帝居然会派他和四皇子一起去查各地库银和储粮,据是夏立禹给永盛帝设计了一个型的避暑行宫。    花费既可以让永盛帝能够承受的起,而且庄妃对此还相当的满意。    庄妃就是永盛帝这些年一直最宠的庄嫔。即使她没有为永盛帝生下一男半女,永盛帝还是借着自己即将五十大寿的名目给后宫众人都象征的长了分位。    实在是没有可长的和不能长的,也给予了一定的封赏。    要不,男人一旦喜欢上了哪个女人,这心也会不自觉的往那人上偏。就连有大把女人的帝王也一样。    这一下,永盛帝龙颜大悦。为此还特意奖赏了三皇子。    在奖赏三皇子夏立禹的时候,据还发生了一件事。    王姒宝后来听,是庄妃无意中了一句话,让永盛帝对三皇子彻底改了观。    王姒宝听后心中冷笑,不过是些把戏罢了。    庄妃当时好像在永盛帝跟前撒的了句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发现这三皇子怎么看怎么像皇上呢。    后来有没有滴血验亲的戏码,王姒宝不知道。但是三皇子是永盛帝自己的种,被永盛帝亲自给确定了。    至于别人怎么想三皇子是一回事,只要人家孩子的亲爹承认了就好。何况人家孩子的亲爹还是皇上。别人谁又有那么大的胆子敢随便非议    三皇子和四皇子最开始巡查的结果相当的不好。这一下,令永盛帝更加的震怒。    一气之下,当场便将许多人的乌纱帽给摘了,并下令抄了那些人的家,甚至贪墨严重的还被砍了头。    永盛帝给王姒宝的印象一直都和抠门挂的上钩。    人家想给自己的妃弄个好的避暑行宫吧,户部的人左拦着右拦着,御史也不停的出言劝诫。最后还让人家一个皇帝自掏腰包去给妃建行宫。虽然听起来浪漫的,但一个皇帝做到这份上肯定心里感到特别憋屈。    现在永盛帝命人抄这些人的家,砍那些人的头,不能不这厮肯定是在拿一部分人在泄气。    但永盛帝的这一做法不得不相当的有效。    在三皇子和四皇子后来的巡查当中,想保住自己乌纱帽的人都想尽了办法堵上各自衙门的亏空。    等三皇子和四皇子回到雍都,龙心大悦的永盛帝又相当大方的重赏了三皇子和四皇子。    之所以永盛帝在赏赐别人的时候十分大方,那是因为宫里的很多东西是换不来钱的,那些东西留着也只会占地方。    这下,永盛帝建行宫的钱又宽裕了不少。    不是没钱吗老子叫自己儿子去弄了些回来。你们户部和御史还有什么好的    这一下还真没人敢再阻挠了。    何况永盛帝建避暑行宫花的钱还真的称不上多。    众人在心里,都对三皇子夏立禹的这个设计暗暗称赞。    之后雍都又传来一个令王姒宝和王裕洵都有些担心的消息。    据王裕洵同科的状元郎邱长信被重用了,而且还被封为了正四品的户部侍郎。    永盛帝当年因为觉得亏欠王裕洵和王姒宝,便只给了邱长信翰林院从五品的侍读一职,也算是晾一下当时还有些轻狂的状元郎。    这一次因为户部缺银子,三皇子夏立禹便在永盛帝面前推荐了邱长信,这人是个有大才的人。    永盛帝便想到了第一次试改革时,邱长信卷宗上犀利的提出取消世家、勋贵和有功名等人的特殊待遇问题。    虽然这其中有失偏颇,但不失为一个尽快增加税收的绝佳良策。    于是永盛帝就传旨召见了邱长信。    经过这几年的打磨,邱长信已经不再是当年出言狂妄的状元郎。他这几年一直在等待机会让永盛帝记起自己,好让自己的一些想法变成现实。    他想成为流芳百世的能臣、贤臣。    机缘巧合认识了隐瞒份的三皇子,二人相谈甚欢,很快便以兄弟相称。也是因为这次的保举,邱长信才知道和自己一直称兄道弟的居然是个份高贵的皇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