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30章魔道至尊(13) (第1/2页)
魔道学院像一座城一样拥有护城河和护城墙,吊桥自城门处落下,搭在护城河上。 护城墙是青色的方石堆叠而成。城门向内打开,抚摸城门,有着金属的质感,在城门上刻有繁杂的花纹。 走过城门首先看到的是两边民居建筑,普通的,用来居住的一居室,每个房间的门口标有数字,有的房间门上都挂有“无人”的牌子,而有的房间则没有挂。 在中央通道的前方是一座黑色的建筑,那是魔道学院的主楼,它占据了魔道学院的半座城。作为魔道学院的主楼,自然不能像正道那样能够选择白色作为学院主楼的颜色。 踏着十二阶黑色的条石,上到魔道学院主楼的正门前,看到通透的走廊,走廊的另一端似乎是一个入口。走廊的地板是黑色泛着光泽的石板铺就,两边圆柱形石柱也泛着黑色的光芒。 一楼很宽敞,没有任何的房间,有的只是划分成区的训练场地。在走廊正中的两边,是向上的台阶。走上台阶,转过转角,沿台阶上到二楼。二楼除了有向上的楼梯,还有六扇黑色的门,其中四扇是打开的,在门内立着一个黑色的条石,石头上面是金色的字迹,图书室。 上到三楼,三楼有很多开放的房间,房间内有桌子,有椅子,也有讲台,应是魔道学院学生上课的地方。这个时候并没有学生在这里上课。 四楼也有很多房间,不过房间都是封闭的。 “年轻人,有事吗?” 王山正在参观四楼的时候,楼梯上站着一个灰白胡子的老人。 “他是魔道学院的院长吗?如果是,该不该现在就杀了他。” “你好,我叫王山,是来这里求学的。” 王山看着老人目光中没有不敬,也没有杀气,心中没有杀意,只有在这里求学的念头。 “年轻人,你想学习什么?” “历史。” “为什么?” “我想在历史中找到一些答案。” “你为什么来这里?” “因为我是魔道。” “你叫什么名字?” “王山!” “好吧,既然你想在魔道学员中学习,就要遵守魔道学院的规矩。你可愿意遵守。” “愿意。” “好的,你稍等。” 老人在原地消失。 王山抬头看着楼上,刚才的老人只是个幻影,王山早已经感觉到正主还在楼上。 “王山,从现在起你就是魔道学院的旁听生。” 老人的幻影再次出现。一个黑色的卡片从上方飘落。王山接住了黑色的卡片。 “谢谢,我可以去图书馆,和旁听课程是吗?” “是的,你还可以选择自己的房间。” “好的,谢谢你。” “欢迎你来到魔道学院,好好学习吧,少年!” 老人的幻影消失。 王山回到二层图书室门前,走进大门,绕过门后的条石,前面是一排一排的书架,书架之间是长条略显狭窄的桌椅。在每个书架上都有标识,各种知识体系的书,被分类放置。王山找到了历史的书架。 标有历史的书架上放着的都是统一的黑色的书籍,在书籍名的颜色上,分为金色和红色,像血一样的红色。 书籍外面的字体虽然是统一的标准字体,但里面内容的字体却不是。 “看来要从认字开始了。” 王山看着书架的标识,想要找到字典。 “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你想找什么?” “字典。” 王山脱口而出。 “什么?” 向王山询问的中年女人显然并不知道字典是什么? “我叫王山。” 王山将手中的卡片交给中年女人。 中年女人将卡片放到手中的黑色石板。 “王山,旁听生,院长特批。” “你是怎么见到院长的?” 中年女人八卦了一下。 “在楼梯上见到的。” “你需要什么?” 中年女人向王山询问。 “有没有可以解释书上某一个字或词意思的书。” 王山将手中的书递给中年女人看。 “你看的是手写版历史通解。那是多位大师最初写下的手稿,虽然上面记录的历史内容很全面,但每个人都用了不同的文字进行描写。其实你可以看精编的,那里的文字是统一正规的文字。” “我想,这本里面会更全面一些。” “是的,这本手稿里面记录了很多精编版中不会被记载上的历史,不过那些历史被大师们用复杂的文字所隐藏,所以你要要想阅读大师们的手稿,就只能在这图书馆中查询更多的书籍。” “我在这里能够停留多长时间。你想停留多长时间都可以。” “谢谢。” 王山拿着书回到座椅上,从怀中取出一个盒子,里面放着随身的间谍虫。 “将每本书的封面扫描,传递给旺财。” 间谍虫接收到王山的指令,激活,飞了起来,在图书馆内无声的飞行着,并扫描着没一本书的封面。 王山从历史的书架上拿下一本精装版的历史通解。 精装版的历史通解从魔尊降世开始记录。那时候的魔道还没有被成为魔道,最早的魔道中人其实是被称为罪人。他们犯了各种错误,被囚禁了起来,从事着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罪人中有男有女,他们不仅是在一起劳动,就连夜间的生活也是在一起。即使成为了罪人,原始的**并没有抛弃他们,而是让**更加的强烈。男与女之间交H的结果,便是新的生命的诞生。但出现了一个问题,父母都是罪人的小孩儿是什么?他们的询问被看守他们的人嗤之以鼻。 “罪人的孩子,生在这里,那便是终身的罪人。” 罪人们有了孩子,便有了牵挂,虽然孩子长大,在这里还要继续受苦,但现在孩子是他们生活在这里的寄托。罪人的口粮是定量的,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孩子是不会与大人争夺口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