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魔道至尊(5) (第2/2页)
紧闭。 王山双手放在大门上,这个大门要比扈家庄的大门差的太远了。身体的力量集中到了双臂,王山控制着力量向前推,平山派的大门飞进了相隔百步的平山派大殿中。 平山派内空无一人,王山走到平山派大殿内,静悄悄的,竟然没有一人。闭上眼镜,感应着周遭的一切。平山派的很多人正在向山下跑,而平山派内的一个位置还有一个人。 王山走到一座三层塔前,塔门开着,一层一层的上到三层,一名四十岁穿着灰色袍服,披散着长发的中年坐在一个蒲团垫上。 ”你为什么不走?“ 王山坐在那人对面的蒲团垫上。 “走的了吗?” “知道我为什么来吗?” “阁下要开启争夺魔尊之路,就必须用正道的血来祭旗,这已经不是秘密了。阁下所灭的虽是正道之中的腐蠕,但正道就是正道,魔道就是魔道,阁下拿这些家来祭旗,魔道会承认的。“ ”知道我为什么来这里吗?“ ”只因为我平山派与魔道有关系。其实,我这里,正道也是知道的,只是正道与魔道之间需要一个联系人,我平山派就充当了这么一个联系人。阁下马上就要开始斩杀魔道榜一百家了吧,恐怕阁下也不希望有我这样一个联系人存在,算了,阁下就送我一程吧。” 平山派掌门说完,就闭上眼镜。 王山站起来,身体似乎晃动了一下,然后转身下楼。平山派掌门低着头,嘴角带笑,在他旁边放着一个册子。 傅馆主和丁鹏从山下赶上山来,看到王山从塔上下来。 “魔尊,逃跑之人全部伏诛。” “傅馆主,魔道榜第一百家是谁?” “五旗教。魔尊,在去之前,我想请您去见一个人。“ ”什么人?“ ”无极老人。“ ”无极老人!那是曾经的正派领袖。“ 丁鹏出声提醒。 “带路!” 王山没有询问,知道傅馆主提及必有原因。傅馆主在前面默默的带着路。
在一个山D前,傅馆主跪在山D外。 “师傅,他来了。” “进来吧!” 山D中有一苍老的声音。 王山走进D内,开到一将死的老朽坐在石台,像是在硬撑。 “你要见我!” “是的!“ “为什么?” “阁下做的事,可知这是我和傅雷安排好的?” “不知!” “你可会杀了傅雷?“ ”不会!“ ”为何?“ ”他还有用!“ ”魔尊真是好气魄。老夫佩服了。魔尊为什么要开启争霸之路,老夫已经知晓,但老夫并不希望魔尊枉造杀孽,所以让傅雷为魔尊提供的都正道之中十恶不赦之徒。不过,魔尊要想开启争霸之战,还需与一人再战。“ 王山看着着坐在石台上的老者,并未说话。 ”就是我,阁下过了我这关,才算是这正开启魔尊争霸之战。“ 老人的声音忽然声若洪钟,原本苍老将死的身体迅速变得红润起来,老人从石台上站了起来,手中拿着一把古朴的剑。 ”我曾跟仙人学过秘法,可以让自己起死回生,但只能用一次,我就用这仅有的一次来与你一战。“ 老人举着剑走向王山,王山的内心出现波动,一咬牙,也学着老者的样子,举剑向着老人走去,每一步都走的异常艰难,每一步都走的耗尽身上体力,每一步似乎都是迈出了最后一步。王山向前迈出了五步,老人向前迈出了七步,在踏出第七步的时候,老人原本看似充盈的生机迅速减退,然后老人松开了手中的剑,用胸膛迎上了眼前那把黑剑的尖峰。 ”生命,本就,昙花,一现,阁下,你,杀了我,即可入魔道,永无回头,只是,魔尊,与,仙,之争,会,生灵,涂炭,望,魔尊,以,苍生,为重。“ 无极老人断断续续说完最后的遗言后,死在了“断罪”剑下。 王山将“断罪”剑从老人身上快速的抽出,无极老人的尸体倒在地上。王山转身走出了D。 “要杀我吗?” 王山看着还跪在地上的傅雷。 “这是老师的遗愿。” “将他埋了吧。” “谢,魔尊。” 傅雷走进山D,山D中传出了哭泣,很长时间后,傅雷从D主出来。 “你们还有牵挂吗?” “没有了,魔尊!“ ”我们去五旗教。“ 五旗教,魔道榜排名第一百。魔道就是魔道,不会向正道那样干好事。五旗教干的是贩卖人口的勾当。五旗教分黑旗、黄旗、绿旗、白旗,赤旗,有帮主、副帮主,军师,舵主、副舵主,堂主、副堂主、头目,包括五旗教的教徒有上万的人。除了分派到各地的,留守在五旗教教坛的就有近千的人,这一千人,都是通过层层选拔,都是教中武艺上上之辈。五旗教的上辈因为帮助上代魔尊夺取魔道榜有功,念其功劳,被魔尊记录在魔道榜的第一百位。 魔道的总教自然不能像正道那样正大光明的存在,要想找到总教所在,只能先从教派的分支找起。王山、傅雷、丁鹏找到五旗帮的一个分支,从分支那里问到当地分舵所在。五旗教的分舵是隐藏在烟花柳巷之中。 烟花柳巷,风月之地,红粉白骨。王山黑衣黑面具,傅雷青衣青面具,丁鹏黄衣黄面具,走进莺歌燕舞的翠云楼中,翠云楼内的烟花女,寻欢人都在好奇的看着这三个人,没有人知道,这三个人是来这里索命的无常。 ”客观,好久没来了,有没有相好的啊!“ 浓妆艳抹的老鸨不知死活的靠近。 ”老鸨,你不知道魔尊的杀戮已经开始了吗?魔道榜第一百名,五旗教,就是我们的目标。“ 王山戏谑之言让老鸨迅速的向后跑。但周围的人却不知发生了什么,继续寻欢作乐。 很快,接到通知的五旗教分舵中人便从后院冲了出来,迅速的将三人围在中间。 践行:知行合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