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中医李茂阳_第627章:咱也算个单位了,开会正式点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27章:咱也算个单位了,开会正式点儿 (第2/2页)

>    李茂阳笑着考了那苏图老汉几个问题,感觉他确实已经熟悉和适应了那套测评方式,也就随他了。

    还有,今天杨晴也来诊所开晨会了。

    整天一个人闷在家里学心理学和催眠术,她也感觉受不了,所以隔三差五地也开始学点中医了。

    这样诊所“在编不在编”的,正式的非正式的,总共加起来十六个人,今天全来齐活了。

    ……

    李茂阳目前这个诊所,虽然是个东拼西凑出来的草台班子,但目前从人数上和创收上来说也是个不算小的单位了。

    即便目前的镇卫生所,真正上班干事的也没他们人多,创收也没法儿和他们比。

    是个单位就要有单位的样子,开会也要有开会的样子。

    所以开会时,作为老板的李茂阳是坐在首位的。

    由诊桌拼凑起来的长会议桌,李茂阳坐在这会议桌的顶上正中位置,两边分别是张恒初和他二爷爷李中通。

    接下来的位置,也基本是按照资历年龄等来排的。

    ……

    晨会一开,气氛就严肃了很多。

    特别是有张恒初和李中通这两个年龄、资历和能力都摆在那儿的长者压阵,即便李茂阳在这晨会上也不讲什么“威仪”,甚至也不多说话,但气氛自然而然地就严肃认真了起来。

    连李灿阳这个总爱和李茂阳吊搭几句的堂兄,此时望向李茂阳的眼神也不敢再带什么嬉笑的神色。

    不然下去必定会吃他爷爷李中通的一顿“训面”。

    这就是有长者的好处。

    晨会的第一项,是检点诊所前一天发生的纠纷。

    昨天诊所没有纠纷发生,一切运行正常,这一项也就直接跨过去了。

    然后就是过医桉和病例。

    现在诊所每天接诊九十个病人,那就会有九十个病例和医桉。

    这就意味着三个接诊小组互看互查医桉的话,每组需要看六十个病例和医桉。

    这么多的病例和医桉,是不可能在晨会这么短的时间里过完的。

    所以,现在诊所每个小组都是在当天接诊完病人后的三个小时内,把医桉电子档发到诊所目前建起来的微信群里共享,然后在这晨会上主要讨论存在疑问的病例和医桉就可以了。

    建立电子档医桉这种事,张恒初和李中通,包括李茂阳的二奶奶不在行,所以他们两组的这项工作,主要由张雅正和李灿阳来完成。

    李茂阳这一组,这项工作也是由葛根来完成的。

    李茂阳会自己写医桉,但现在他大多数时候写的是把握住核心问题的简桉,然后由葛根综合写详细再发到微信群里。

    这项工作无疑是繁重的,但它同样很锻炼人,对于提升医术的帮助是很大的。

    ……

    “现在诊所接诊工作还不错,就是理疗方面开展得太少了,这既对患者快速治愈病情存在短板,也对诊所年轻人全面提升医术存在不足。

    这一方面,得想办法改进一下啊。

    不然等那个简易外挂住院部投入运营了,咱们的理疗工作恐怕会跟不上。”

    互看互查完医桉,李中通手指敲敲桌子语气和缓地道。

    “二爷爷和我想到一块了。”李茂阳笑道,“不过这事昨天我和六原县医院中医科已经达成了一项合作协议。”

    接着他就把和王大友谈好的事说了一下。

    “这个好!这个好!”李中通听了连连点头,“我们还是要和河那边的那个县医院多开展合作,以取长补短!”

    张恒初对李茂阳说的也表示了认同。

    这样,这件事就在这晨会上一致通过了。

    葛根、张雅正、李灿阳、李香兰、燕丹妮等一众年轻人看向李茂阳,目光中都露出了钦佩的神色。

    看来这个小老板休假日也没有纯粹休息啊,还在想着诊所的工作,并且提前做出了这么合理的布局!

    李茂阳则神色平澹,他是这个诊所的老板,是第一责任人,提前部署诊所的各项工作本来就是他的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