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三章 放弃洛阳,谋荆襄之地  (第1/2页)
    张角大营。    此时的张角正卧在床塌上,而他的脸上却充满了苍白和虚弱,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垂死老者。    一位医者正一脸仁慈的为张角诊断,张角笑着问道:“百家视我张角为弃子,利用完就要丢到一边,药师前辈为何要救我这个霍乱天下的将死之人?老夫死了的话,太平盛世可就要来了呢。”    “我辈医者眼中,没有反贼之分,只要需不需要救治的病人,而你就是需要我救治的病人。”医者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的说道。    “世人皆说:药王慈怀,遇则无忧。不论善恶,不问是非。今日看来,所言非虚啊。”张角释然的笑了起来,而后又问:“大夫您就直说吧,我还能再撑多久?”    医者一脸苦笑的说道:“若你无寻死之心,尚可寿寝正终。若你执意而为,我也只能为你再续一段时间。”    就在这时,张良快步走了进来,笑道:“大哥,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的好消息,你要听哪个?”    张角见此给医者使了一个‘不要说’的眼色,张机也立马会意,然后底下头走了出去。    “刚刚经历一场大败,能有什么好消息?”张角不解的问道。    “这两个好消息,都是从这场大败中得来的呢。”    “不要打哑谜了,快说。”    “那我就先说好消息了。”    张良收起笑脸,一反常态的严肃道:“项梁死了。”    “什么?”张角豁然起身,眼中充满哀伤之色,黄巾又少了一员大将。    “这算是什么好消息?”张角一脸不悦的说道。    “这自然是坏消息,而好消息是项羽认为,项梁战死都是他的错。而经过这次打击,项羽应该会成熟不少,这算不算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呢?”    张角无奈的点了点头,又问:“那坏消息呢?”    张良嘴角闪过一丝冷笑,道:“刚才杨会收到信报,杨家杨业,愿意倒戈到我们这边。据说是因为他义子杨延顺战死,战后却因贪功冒进而不得厚葬不说,还将罪责全部甩给他杨家。”    “这是坏消息?”张角疑惑的问道,随后谨慎的说道:“依你的意思是莫非这是诈降?”    “虽不能太确定,但八九不离十。”    张良缓缓说道:“那杨延顺确实死于战场,汉军那边情况如何,我们尚且不得知。但杨家世代忠于暴汉,就凭这些理由,便这么快向我们投靠肯定是有问题的。    而且我敢猜测,不管他杨业是真降还是假降,他秦昊必定是知情的。而且他用计喜欢见血封喉,而这个看似复杂,但只要洞晓关键就能明白的诈降计,绝对不是秦昊的手笔。    想要重创我军,单靠一个诈降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敢断定汉军还有别的后手。”    “连环计!一定是鬼谷那老不死的替他谋划的。”张角咬牙切齿的说道。    “看来百家已经开始下注了。”张良脸色凝重的说道。    ………………    中平二年,九月五日。    刚刚经历一场大败的黄巾,在损失了近两万五千精锐大军之后,竟然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起了最为猛烈的反击。    张角任命新兴将领朱元璋,领二十万大军全线出击攻略整个司州,而他则和项羽一起盯死洛阳城内的汉军。    朱元璋原本虽只是龙且手下的一员小校,但刚被提拔到如此高位后,就展露出了过人的才华和胆量。    由于项羽的筑京观之举,司州人民对黄巾充满了抗拒,朱元璋却在攻城之前,和城内抵抗份子约法三章,并且亲自劝降。    在朱元璋强硬而又怀柔的手段之下,仅三天就攻下司州六城。    七天,河内郡除野王一城之外,全部沦陷。    十五天,河东郡黄河以南的城池全部沦陷,仅剩黄河以北的数城。    而就在朱元璋准备分兵攻打黄河以北的隶属河东城池时,却被张角及时叫停并责令其直接攻打河南尹,而朱元璋则领命继续蚕食河南尹。    就这样在半个月内,朱元璋在司州掀起一阵黄色旋风,司州大半城池已经尽归黄巾,只剩下河南尹被孤立在中间,也即将被蚕食。    河内野王城之所以没有被攻下,是因为野王城位于河内最西边,地理位置险要且易守难攻,所以被秦温纳入重点防御的城池之一,不久后将作为用来抵御黄巾西进的要塞之一。    而和野王城同列的还有弘农的宜阳城。    宜阳城在春秋战国时期乃是韩国旧都,被秦国攻下后成了秦国抵御六国联军的第一道要塞。    宜阳地处野王城之前,而这两城的险要程度都不逊色关隘多少,不知曾有多少六国男儿死在这两座城池之下。    黄巾若是想进攻函谷关的话,就必须拔下宜阳和野王这两个钉子,否则就只能绕道南阳从武关进攻关中。    可武关的防御力并不逊色于函谷关,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