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悟道的赵祯,给题目的太后  (第2/2页)
辞有条理,这才放心。    “午膳给官家弄些安神补脑的,大补。”杨太妃和医官嘀咕,医官一脸了然,“太妃放心,定然把官家补到位。”    太后仔细琢磨着赵祯的一番话,心中震动,“官家竟能悟到这等道理,这便是祖宗们护佑啊!”    “非也!”赵祯摇头,“是国安……是李献所授。”    李献!    太后心中一怔,“这是什么学问?”    “知行合一!”    ……    还不知道自己被赵祯卖掉的李献在御街碰到了曹利用。    曹利用骑着马,身后跟着十余伴当,看着气势汹汹。    “李献!”曹利用勒住马,用马鞭指着他淡淡的道:“以落魄文人之身频繁出入宫禁,你仗谁的势?”    “道理!”李献微微颔首,“曹侍中以枢密使的身份,跋扈朝堂,仗谁的势?”    “狗东西!”曹利用眼中厉色闪过,随即冷笑,“老夫不与你一般见识。”    咬人的狗不叫,回到值房,曹利用吩咐道:“马上写份奏疏,进言太后……官家年少,不可误交匪类。”    这是把李献比作是匪类。    奏疏的流程是先审核,有问题的奏疏会被打回去,或是直接漂没,过关后才会出现在太后案几上。    哪怕是先帝在时,曹利用的奏疏从来都未曾被打回来过。    “侍中。”黄鑫急匆匆回来了。    “何事?”曹利用抬眸。    “奏疏被打回来了。”
    曹利用不敢置信的道:“谁敢如此?”    他发誓,定然要让那人好看。    “是……宰辅们。”    “王曾老狗!”曹利用眼中多了杀机。    “嗯!”他发现黄鑫低着头,目光闪烁。    “包括,冯相。”    冯拯老迈且多病,留在朝中的时日不多了。所以老冯最近颇为自觉,做天和尚撞天钟,从不给自己找事儿。    曹利用大怒,当即打上门去。    可宰辅们此次却异口同声的说。    “李献?那是大才。”    “非匪类!”    “老夫甚喜此人,可惜不能收为弟子。”王曾的脸皮比曹利用也就差些。    曹利用铩羽而归,随即打听孙奭和李献辩驳之战的结果。    “说是孙奭败了。”    难道是因为这个?    曹利用不觉得宰辅们会被所谓的学问震住,那是为何?    第二日,他在议事中提及此事。    太后淡淡的道:“李献,老身觉着,此子可为官家益友。”    可前阵子太后对李献的态度还是不冷不热的。    曹利用:“……”    还不知曹利用被宰辅们和太后联手给了一记耳光的李献此刻在家中看书。前阵子他好不容易弄到了些珍贵的香料,做了一锅卤rou,准备今日享用。    杏花去蔡河边巡查生意,家里就他一人。春光在枝头摇曳,邻居家的狗在叫春,听着很是令人烦躁。女主人在呵斥。    “叫个屁,隔壁李献十九了还孑然一身,你一条狗子就急着找娘子?想得美!”    李献:“……”    有人在笑,李献叹息,“你不在宫中好生伺候官家,出来作甚?”    和老鸦巷的大部分人家一样,没事儿的时候,李家的大门都开着,邻居要窜门就在门外吆喝一声完事。    张泽行礼,“辽使来了,曹利用当朝称病。”    辽使……李献想了想,“长宁节?”    “是。”    太后的生辰也成了节日,规模不小,和官家的生辰乾元节差不多。按照宋辽两国的协定,双方重要人物的生辰,都要互派使者来贺。    “辽使骄横,无人能制,也就是曹利用。可今年他却称病。咱有个猜测……”张泽低声道,“装的。”    “不是猜测,就是装的。”    曹利用竟然撂挑子,这让李献把对他的评价再度调低了些。    “朝中人才济济,总不至于寻不到一个伴臣吧?”李献见张泽苦笑,心中一怔。    “这是个苦差事,做好了应当,做不好是罪责。”张泽说道:“曹利用令人传话,官家学问长进许多,当学以致用。”    艹!    李献下意识的想到了太后。    太后会如何选择?    太后直截了当的说,听闻李献说治学之道在知行合一。辽使饱学之士,既然如此,便让官家主持此事。    官家主持此事还把李献单独拎出来说一番自行合一,这便是给题目。    别光说不练。    来,李国安,你给老身演示一番,何为知行合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