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科学无国界?  (第2/3页)
力是散的。    现在莪军将失地一点点的收复回来,沦陷区开始慢慢变少。鬼子的兵力,自然也愈加集中起来。    而总部机关的意思是,短时间内,不想在爆发大规模战役。    因为新兵招收的实在太多了,战斗力参差不齐,隐患太大。    老话说得好,兵不在多而在精。    楚汉彭城之战。    刘邦六十万大军,被项羽三万兵马打的惨败,丢盔弃甲,这种例子古来有之。    我军发展到现在这么大规模,不容易啊。    总部自然格外谨慎。    说句实在话。    我军战斗力最强的时候,还真就是当初只有七万人的队伍。    那时候人少,武器差。    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谁站出来都能独当一面。    当然了。    现在也没有差到哪去,经过枣庄战役、临了战役、春昌战役以及刚刚结束的东山战役后,我军强悍的战斗力又逐渐提升上来不少。    但作战指挥却是知道。    我军频频取胜的最终原因,还是因为周宇搞出来的武器弹药、坦克、火炮等等。    决策层就常常在思考。    如果没有这些武器?    我军还能有现在这样的战斗力吗?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人得有居安思危的态度。    作战指挥知道这点,包括安延方面,也想到过这一点。于是,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    上面下达了第二次部队规划各大小野战军的命令。    关于我华北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北东野战军以及其他各大小野战军规建出了新的调整方案。    总体方针是。    以华北、华东、中原、北东四大野战军为主心,合并其他小野战军,独立纵队等等。    最终。    形成五大野战军。    为了与之前区分,并且简单化。    便称之为一野、二野、三野、四野等等。    原先的历史。    是没有五野的,因为华北野战军当时的作战战绩不算太好。    但是。    现在因为周宇的原因,华北野战军的战绩,也不差其他几大野战军。    于是。    这支野战军也不弱于其他四支部队。    一野就不多说了,这是拱卫作战指挥中心的力量,并非从原有的野战军中调拨出来的。    二野!    也就是李云龙原先的娘家,中原野战军为主体打造出来的。    三野。    就是李云龙现在所在的部队,华东野战军。    四野?    孔捷和丁伟所在的北东野战军。    最后一个野战军前面说过了。    反正大体上就是这样划分的,比原先乱糟糟的各大小野战军要清晰的多。    而这个时候。    周宇正忙着筹建空军的相关事务。    警卫员兼文书小李跑过来说道:“部长!上面传达下来命令,说是原先的各大小野战军,重新划分成一二三四以及华北野战军了。”    周宇眉毛一挑,淡定的说道:“划分了不是好事吗?简单明了,易于我们后勤部门管理。”    对于这件事。    他知道的本就比别人多,所以自然很淡定。    “那我们是不是又要重新细分各个野战军的后勤管理工作了?”警卫员小李问道。    这事。    如果真的也重新细分的话,很麻烦。    周宇摇摇头,说道:“不用,这五支部队,除了一野,大部队都是原先的建制合并了一些小野战军。”    “你把那些小野战军的后勤管理工作重新安排就行了。”    “嗯...还有,后勤部的事,你抓一下。下午我要回一趟根据地,上面命令,让我招待一下从国外回来的科学家。”    自从西山战场跟小鬼子彻底打开了后,在国外的不少科学家、留学生们就开始探讨回国一事。    随着战争情况逐渐明朗。    东方战场上,小鬼子再也不能像抗战初期那样,在我国土地上毫无顾忌的作战。国外学子、科学家们等等有识之士,也纷纷组织起回国浪潮。    当然。    这个浪潮还不算大。    毕竟鬼子还没有完全打完,等小鬼子完全打完了,那时候会达到顶峰。    这个年代的人们。    还是有很多爱国的,他们有些是迫不得已,有些是为了学习外面的先进科学才留的洋。    不像未来的香蕉人。    国内有难跑出去,国外有难就又跑回来。危难来临时说自己是祖国未来的花朵,要求庇护。危机解除后又开始谈论国外的空气多么多么香甜,鄙夷国内多么脏乱差。    总结一句话,就是骨子里贱的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