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8章:我不是妖怪  (第1/2页)
    第118章:我不是妖怪    镇上的几家药材收购点,近些天叶戎已经很熟悉了。    那些店老板,叶戎也曾多次打交道,其中一些基本都是熟人了。    但。    叶戎知晓,碰到利益相关的事情,这些老熟人就闪烁其词,不肯如实相告了。比如叶戎直接去询问他们,镇上是不是来了外地大客户这件事情,他们绝不会如实相告。更不会为叶戎引荐了。    叶戎身为侦察兵,在打探消息方面,当然自成一套。    打探消息,不能询问事主,而应该从附近的住户,旁敲侧击的问起。    古时候的小摊小贩,茶馆之类的地方,是最好的打探消息的场所。而现在,这种方法肯定依旧没有过时。用于刑侦破案方面,这叫做走访调查。    当然了,叶戎更知晓,打探消息什么的,不~无~错~小~说~wwW.~~com给透露消息之人一点好处费,他们肯定也不会如实相告。电视里也经常演呢,在客栈找店小二打探消息,都经常送一锭银子啥的。    如果直接向药材收购点的老板送礼、送钱、请客吃饭、搞好关系、说不定也能得到准确消息,但花费太大。    如果叶戎有杆枪,简单暴力的对着他的脑袋逼问,他估计也会说……    但现在没枪!    药材收购点的老板也不是敌人,用枪指着脑袋什么的就太过火了。    综合比较之后,叶戎选择了一条互利互惠、自己不会花冤枉钱的方法。    开着三轮车,叶戎来到了镇上的老黄农资站。    在老黄农资站的旁边。就是一家药材收购点。    这家药材收购点。相对来说。叶戎还是比较陌生的,没多来过,以前更多的时候,是和另一家药材收购点做生意,那个老板更是熟人。    这家药材老板比较陌生,但陌生好办事,不然一眼被认出来,就不好寻找大客户了。    停车。    就停在药材收购点旁边。老黄农资站的门口。    叶戎跳下车来,走向农资站内部。    店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头,看到来了顾客,连忙热情招呼,“来买点什么?化肥?农药?”现在不是播种季节,所以他没询问购买种子的问题。    “买点化肥吧。”叶戎回答。在这里购买化肥,是叶戎所需,毕竟家里的10亩柴胡需要。和这个老板做生意,打听邻居药材收购点的事情,就容易很多了。    “给什么地施肥?”老板热心的推荐。指着店内码放整齐的一摞摞各种化肥,“小麦玉米就用这种复合肥……药材用那种……”    “柴胡用什么?”叶戎问。“我家种了10亩柴胡,买点化肥。”    “柴胡用这种化肥不错。”店老板连忙介绍起来,“一袋120,10亩地至少需要5袋,总共600块钱。”    “600……”    有点贵啊!    主要是因为叶戎现在资金周转不开,身上没多少现金,几十块钱,一两百块钱还是有的,600块钱现在有点拿不出来……    更郁闷的是,叶戎望着一袋袋化肥,是真心不懂现在的化学肥料啊!    不懂化肥的好坏啊!    对于这种肥料,可以说完全不懂!    而且难以置信!    当年施肥都是用大粪啊……    这种化学肥料到底靠不靠谱啊?    叶戎发现店门口有一个肥料袋子是打开着的,估计是供顾客观察用的。    叶戎走过去,掀开袋子,抓了一把白色粉末状的肥料,难以置信的问,“这种白面面,跟石头粉末似的,真的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不是只有大粪才可以么?”    “……”    头发花白的农资店老板,老头子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艾玛,这是遇到什么人了?    居然不相信化学肥料,只相信大粪?    这都什么年代了?    老头子今年六七十岁,上个世纪也是农民,对于叶戎现在的情况,他曾经可是亲身体会过,毕竟是从苦难岁月走过来的。    当年还是农业合作社,社里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弄来了几袋化肥,说是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增加产量。    当时的农民们都挺好奇的,于是剪开袋子研究……    结果就是白面面,跟石头粉末似的。    社里的农民根本不相信这种石头沫沫能够增加产量!不然石头地里怎么不长庄稼?    农业合作社的种植、耕作,还是按照人们熟悉的方式方法。    把收集起来的牛羊马、人、等等的各种大粪,浇灌在农田里。至于这种化肥?虽然剪开了口子,不能退货,但感觉也不能直接丢掉就那么浪费了……    于是在农田里倒了几堆。    没错,是倒成几堆,而不是均匀的撒开施肥!    没办法,这种施肥方式只能怪农民们习惯了大粪施肥,当年的大粪都是直接倒进农田,倒成一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