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哭!使劲儿哭!(2/2)  (第3/3页)
痛,放声痛哭、哀嚎起来。
    看着已经贵为大汉天子的儿子,此刻却跪地匍匐于脚边,止不住的哭嚎起来,窦太后终是绝望的闭上眼,昂起头,悠然发出一声哀叹。    ——眼前的这一幕,让大汉太后窦氏,心如刀绞······    “罢了······”    “罢了·········”    “这皇太弟,老三,不做了······”    强忍着心中,那钝刀搅动般的痛楚,挤出这么一句话,便见窦太后缓缓站起身;    铺在地上,摸索着捡起先前,被自己扔出的鸠杖,窦太后才凄然回过身,神情呆滞的看向天子刘启。    “既然这皇太弟,是因为《削藩策》惹出来的,那这藩,就不要削了······”    “皇帝继续在未央宫号令天下,我儿梁王,也继续在睢阳,做自己的梁王······”    “等皇帝拿定主意了,我就颁诏,册立太子;”    “由谁坐这太子储君之位,也全由皇帝做主·········”    以无比沧桑的语调道出这番话,窦太后便目光呆滞的侧过身,艰难的迈出步伐,朝后殿的方向走去。    而在御榻前,天子刘启却是继续嚎哭了好一会儿,才被自己带来的宦者扶起。    “陛下保重······”    将刘启从地上扶起,正要说上两句‘别太难过’之类的话,那宦官便似是看到了什么恐怖的画面般,顿时愣在了原地!    再三确定不是自己眼花之后,老太监才赶忙低下头;    纵是在宫中见过不少大风大浪,此刻的老太监,也依旧惊骇欲绝的剧烈颤抖起来······    ——便见天子刘启直起身,脸颊两侧分明泪痕未干,面上神情,却已不见丝毫哀痛!    满不在乎的伸出手,抓过老太监递来的帕子,随意抹去脸上的泪痕;    又目光阴森的看了看窦太后离去的方向,刘启才漠然回过身,朝着殿门的方向走去。    来到殿门之外,刘启却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像在等什么人般,刻意停了一会儿。    不片刻,果然有一道让刘启感到万般熟悉的黑影,从不知名的角落出现,又快速来到了刘启的身边。    “陛······”    “先前那件事,朕决定了。”    “尽快办吧。”    严酷的指令声,却让那仍不忘将半边身子,小心藏在黑暗中的黑衣人顿时一愣!    待反应过来刘启所说的‘那件事’,便见那黑衣人,也同方才的老太监一般,身形颤抖起来······    “陛、陛下······”    “天子耳目,不入长乐宫,这······”    “这可是太宗孝文皇帝,亲自定下的规矩啊······”    “万一这事儿传出去,陛下岂不就·········”    讳莫如深的提醒,却丝毫没有撼动刘启的决心。    便见天子漠然回过身,意味深长的看了那黑衣人一样,又满是随意的在周围看了看;    待那黑衣人惊恐的跪倒在地,天子刘启那低沉的声线,才再次传入黑衣人的耳中。    “放手去做吧。”    “一定要让朕随时都能知道:太后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    “还有梁王那边,给朕盯紧了!”    “——莫说是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便是吃了什么、喝了什么,和哪个女姬睡觉,又说了什么梦话,都要一字不落的呈上来!”    突然狠厉起来的语调,惹得那黑衣人下意识缩了缩脖子,赶忙就地一叩首!    只是在谁都看不到的角度,黑衣人的牙槽,却正发出一阵高频率的撞击声······    “陛下······”    感受到天子刘启离去的脚步声,黑衣人赶忙抬起头,跪行上前;    “过去,长乐宫内,一向不曾布下过耳目······”    “尤其是要在太后身边······”    短短两句话,却见天子刘启嗡然皱起眉,吓的黑衣人又是一颤!    赶到嘴边的话,也下意识从‘恐怕要花费一些时间’,变成了······    “不知陛下之意,要臣何时······”    “立刻!”    不等黑衣人的话道出口,便见天子刘启勐地一怒!    待反应过来,又见刘启不着痕迹的看了看左右,确定身边五十步的范围,都不会有任何一只‘隔墙之耳’,刘启才又看了那黑衣人一样。    “有些事,能做,不能说······”    “不要让方才那样大逆不道的话,从朕的嘴里第二次说出口······”    意味深长的一句惊醒,惹得那黑衣人冷汗直冒,只焦急地将额头,一下下扣在石砖之上。    不止磕了多久,感觉脑袋都磕成了浆湖,面前的石砖也被染上点点猩红;    抬起头,却见天子刘启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长阶下的御辇旁······    “坏了!”    暗道一声糟糕,黑衣人便连滚带爬的从地上起身,眨眼的功夫,便又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在如今的汉室,其他人的话,黑衣人可以不听。    但唯独天子刘启的交代,黑衣人,必须不打折扣的照办!    ——因为多年来的朝夕相处,早就让黑衣人清楚的明白:天子刘启对自己的交代,永远都不会用到任何修辞手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