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再来三问  (第1/2页)
    大概是很多年没有听到过人家这么称呼自己了。    刘璃,不,应该是郭药师。    他看着这一桌子上,被摆得横七竖八的筷子,反而并不觉得紧张。    “辛大人,还有吗?”    “嗯,”刘邦思索了一会儿,“那日听了你这名字,道济那小髠人倒是提点了我几句。”    “说是在他们做和尚的规矩里面,有个拿着草药的形象,叫做……琉璃光如来?是这个名字吧?”    听刘錡肯定了自己的说法,刘邦接着道:    “你这名字倒是与他家佛祖撞了号,不过那个光如来还有个别的称谓,是叫什么药师佛……你好好的金人不做,怎的跑去学那些个和尚去了?”    “学就学罢,连头发也还留着,这般不伦不类,倒也合了你的秉性。”    郭药师不怒反笑:“那是他那劳什子佛祖学了咱,老子可没想着要去学他。”    “不过辛大人,您知道了这么多,小的恐怕是留您不住了。”    “无妨,不过在这之前,我还想问你三個事儿。”    “一定要问?”    “一定要问。”    郭药师轻叹口气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好奇心太重了些。”    刘邦听他这般评价,心里面并不是很高兴。    说自己是读书人,那不是骂人嘛!    这老小子,说话可比自己脏多了。    “您问吧,能说的我当和您说说。”    吩咐人打扫了一下桌子,这两人来得久了,菜都凉了些。    待酒菜上齐,刘邦这才开口道:    “那支常胜军,可是被打乱散到了金军之中?你还能联系得上吗?”    当年那支几乎可以说是宋国以举国之力赡养出来的军队,宋国诸军的第一师,和金人交手表现不逊色于岳飞的部队……    说白了,刘邦很想要。    就算他们中的一些年纪大了,但照着金人使宋人的习惯,他们的后代应该也是当了兵。    如此,若是能够联系得上的话,未尝不能把这插了辽宋两国的刀子,再向金国插去。    郭药师饮了杯酒,并没有直接回答:    “有您这样的胆量和勇气的人,我实在是佩服得紧、喜欢得紧。”    “但是您……”他摇了摇头,“却还是和别的宋人,没什么两样。”    “那常胜军又不是个物件儿,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怎么你们都想把他们当作畜生一般,想要就要、说使唤便使唤呢?”    刘邦回忆了一下自己说的话,是不是真的哪里说错了。    但是很快,他就否定了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这个郭药师,还真是敏感得很。    “怎的,还有旁人向你打探过他们的消息?”    “自然有,”郭药师轻蔑一笑,“吕颐浩,赵家九小子的宰相,当年老子投降金人的时候,这老东西不过一转运使而已。”    “不过倒是有些骨气,当时就属他嘴巴最硬,要打要杀也吓不到他,最后还是把他给绑了,才让他和我一起去了金国。”    “前几年要死的时候,在我这儿跟哭丧似的,又是求我又是威胁,非要让我去联系常胜军,去把赵家的皇帝给带回来。”    “带回来干嘛?接着卖他家的宋国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