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 来自凤姐的报复  (第1/2页)
    ...    走在路上,贾兰亦步亦趋的跟在林奕后面,问出了今日困惑他许久的问题。    “奕哥儿,书上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此句作何解?我有些不明白...”    “何为‘中’?”    “何为‘和’?”    见贾兰如此急切,林奕也站住了脚,漏出了一阵思索的表情。    这句话字面意思其实很简单——“中”是天下的根本所在,“和”是最普遍通行的准则。    但是若只是这样跟贾兰解释,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也属实是有些困难了。    似乎想到了什么,林奕没有回答,而是开口问询道:“这是《中庸》里的句子,你现在还在蒙学,为何会知道这句?先生大概不会给你布置这等课业吧...”    见贾兰眼神闪躲,支支吾吾说不出口,林奕内心也不由得了然。    不消说,这背后估计又有李纨的影子在。    难怪这小家伙不敢去问老师,偏偏过来问自己!    这该死的提前教育!    林奕揉了揉他的头,开口道:“兰哥儿,你现在学这些还太早,先把自己的课业学好才是重中之重,学习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    “可是母亲说...”说到这,贾兰识趣的闭了嘴,而后低下了头,神色间也带着些哀伤,眼泪也已经在眼眶中打转。    见状,林奕终究心软了,出声道:“兰小子,你告诉我,你现在难过吗?”    贾兰擦了擦眼泪,抬起头,强自笑了笑,说道:“奕哥儿,我不难过,母亲是想我好,我知道的!”    见贾兰如此懂事,林奕缓缓开口道:“你刚刚不是问我,何为‘中’,何为‘和’吗?你现在做的便是!”    “《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此话便是刚刚那句的答案。”    “简单来说,‘中’是内,是‘体’,是内在的调节,是本质;‘和’是外,是‘用’,是外部的和谐,是表现!”    见贾兰依旧漏出困惑的表情,林奕握了握拳,朗声道:“举个简单的例子。有一户人家死了人,你去吊唁。假如你心中没有难过,而是快乐,那就没有‘中’;心里难过但是不表现出来,那就是‘中’而不‘和’;心里难过表现出来也很悲痛,那就是‘中’而‘和’;心里快乐但是脸上表现出来悲伤和难过,那就是虚伪!”    “如此,你可懂了?”    贾兰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思索了一阵道:“那我刚刚明明很难过,却并没有表现出来,那便是中而不和?”    见贾兰如此快的可以举一反三,林奕倒是倍感欣慰,这孩子属实是聪慧的,他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对,也不全对!”    “‘中’了不一定‘和’,‘和’还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当与自己之外的其他人事物相统一,做起来事事顺心,人与人之间和谐了,那世界就和谐了!”    “应用到刚刚的情况便是,人在这个世界,需要找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    “我懂了,多谢奕哥儿解惑!”说完,贾兰朝着林奕行了一礼,这一礼乃是师礼,他是真的感谢林奕。    林奕一伸手便扶起了贾兰,看着如此单纯的贾兰,林奕张了张口,终究是没继续说下去。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做到“中和”不难,但是一辈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