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拉扯  (第2/2页)
送去保慈宫,给高太后看。    上上辈子为君十五载,又留学十载。    赵煦已经知道,事情是做给人看的。    就如礼法,是做给活人看,而不是死人看的一样。    便让冯景搬来椅子,他坐上去,瘦弱的小小的身体,靠着椅背,多少有些滑稽。    但他依然坐着,端端正正的坐着。    然后,拿起一本春秋,开始阅读起来。    说起来,也是奇怪,自从在庆宁宫中醒来,重归少年之后,赵煦已经很久没有咳嗦了。    可能和赵煦只喝过滤后的白开水有关,也可能和他规律的作息有关。    不管怎样,他的身体,确实比上上辈子要好。    想到这里,赵煦就对冯景道:“冯景,替我去太医局,招呼一声,着太医钱乙,明日入宫为我诊脉!”    想了想,赵煦补充道:“再与太医局吩咐:往后太医钱乙,每五日入宫,为我诊脉一次!”    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经验。    要想身体好,定期体检少不得。    如今,没有那些现代的仪器,就只能让钱乙,多辛苦辛苦了。
    五天诊脉一次,应该就可以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之中。    如此,善战者无须赫赫之功!    ……    当天下午,高太后想起了自己赐给庆宁宫《春秋》的事情,于是招来刘惟简询问。    刘惟简自然不敢隐瞒,    “六哥果真在读书?”高太后听完粱惟简的报告,顿时就奇了。    虽说,皇宋皇子们,喜爱读书,不是什么新闻。    可六哥才多大?    八岁的孩子啊!    旁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会知道要读书?就算知道得读书,他们有那个自律心吗?    这六哥也太懂事,太乖巧了!    粱惟简低头答道:“奏知娘娘,庆宁宫中诸人皆言:延安郡王今日早起之后,便为大家抄写佛经,然后读娘娘所赐之经书,还曾与人言:太母厚爱,赐我经书,奈何我年幼愚钝,多有不解之处,实在惭愧,恐有负太母厚爱!”    这些事情,粱惟简知道,他不说其他人会说的。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是人,会愿意替那位深居于庆宁宫的皇嗣扬名!    而且,粱惟简还明白,在这個事情上,他但凡有一个字隐瞒,一旦被查出来。    那就是大罪!    死全家的那种!    更将授人以柄,外朝的士大夫们只要听到一点风声,就会拿来做文章——看吧,我们都说了,阉寺之人,不值得信任吧?!    “这样啊……”高太后内心是欣慰的。    不仅仅是因为六哥懂事。    更因为六哥对她的尊重!    她赐下的经书,六哥真的在读!    这种尊重,这种态度,让高太后非常受用,也非常满意。    “官家真是好福气!”高太后说道:“老身有此佳孙,甚幸之!”    在高太后身边的粱惟简,深深低下头去,他知道的,该押注了!    ……    注:祗候,恭候、顺服之意。续资治通鉴长篇记载‘……粱惟简兼太皇太后殿祗候,老宗元兼皇帝殿祗候’记在四月八日密记条。    注2:续资治通鉴长篇卷三百五十一记载:神宗弥留,后赦中人粱惟简:令汝妇制一黄袍,十岁小儿可衣者,密怀以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