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2章:齐天大圣! (第2/4页)
。若是他征服不了国际读者,那说什么都没有。更何况,我有点无法想象,一篇幻想类神话小说写成古文版后会是什么样子。总觉得不伦不类。” 两人表情变得凝重。 从理性上来说,他们是很希望西楼的小说能征服国际读者的。 但现在来看,很不靠谱啊。 接着。 冯启道:“我看古文版。” 朱涵道:“那我看白话文版。” 两人各自拿起一本书,便坐到了一个寂静的位置,开始阅读。 冯启深吸一口气,翻开了正文。 标题让他目光微微一凝:【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接着便是开篇的诗句: 【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 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 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冯启心中暗赞,从开篇便可以看得出来,西楼在古文上的造诣的确了不起。仅仅只是标题和开篇的诗句,便不是一般人能写出来的。 甚至他眉毛微微一挑。 “开篇的文采,还真有着很高的文学性。只是文学性强的书籍,那基本上就不会得到普通读者的喜欢啊?” 文学性和畅销性,一直都是背道而驰。 因为普通人根本受不了文绉绉的长篇大论,唯有像《罗斯奇幻之旅》的那种通俗、有趣、新奇的魔幻小说,才能被大众喜欢。 果然,接下来内容印证了他的猜想: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 太深奥了。 太枯涩了。 这时候冯启才真正明白为何《西游记》要出通俗版,如果是只有古文版,估计一百个读者有九十个会被深奥的文字吓退。 但是,此刻冯启却并没有细想通俗版的事情。 因为他越是往下看,越是心惊。 他发现,自己依然还低估了《西游记》的文学性。 本来冯启内心还认为西楼是在强行写古文,因为一个现代人写古文,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不适应。 然而一路读下来,他却内容十分的通畅,字句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现代文的影子。 甚至冯启一度以为,自己是真的在看一部古人写的小说。 冯启看得头皮发麻,这种感觉实在是太恐怖了,从这便能感知西楼在古文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完全不是他们能比拟的。 尤其是书中,各种诗句频繁出现,信手拈来。 比如,当描绘到水帘洞时,西楼写着: “一派白虹起,千寻雪浪飞;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依。” “冷气分青嶂,馀流润翠微;潺名瀑布,真似挂帘帷。” 当写到美猴王时,西楼写下: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这样的诗句,在文中几乎是随处可见。 虽然它们的文学性较之西楼之前写的诗词差距很大,可能在文章中掺杂着大量的诗句,还让人看得不显突兀,反而将一幕幕画面通过诗句描写跃然于纸上,这等功底,看得冯启都忍不住拍案叫绝。 所以,在看完第一回后,冯启已经放下了所有的外在心思,全心神沉入了阅读中。 当看完第一回后,冯启内心再也沉不住气,从最初泛起的涟漪变为了不小的波澜。 只是第一回的内容,他便看到西楼构建出了一个宏伟的世界观。 许多时候只是寥寥几句,一股浩瀚磅礴的气势便仿佛迎面扑来,让人恍惚中看到了某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甚至尤其难得的是,冯启第一次感受到了阅读小说的爽感! 是的,你没看错。 是爽感! 多年以来,冯启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基本上都是带着审视或者学习的态度去看的。 但看眼前《西游记》的时候,他除了感受到了让自己拜服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还感受到了久违的内心激动。 他眼前下意识就浮现出了西楼昨天发出了那幅让全世界惊艳的齐天大圣CG图。 结合图片。 冯启内心涌出了强烈的期待,他想迫切知道眼前的石猴,是如何成长为那个能抗衡十万天兵天将的齐天大圣的! …… 在冯启阅读的时候,他却没有注意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