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消失的大军  (第2/2页)
>    一声炸雷,豆大的雨点滂沱而下。    沈渊扯着年轻人,跳入点将台下面,扯下那面破鼓的鼓面,当做一件雨衣,迎着风雨,朝着点将台后面的帅帐跑去。    烛台上,还有未烧尽的蜡烛。    掏出火折子,点亮。    年轻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用衣袖擦拭着额头上的雨水。    沈渊定定的站着,一动不动。    年轻人说道:“你也擦擦吧,免得着凉。”    沈渊指了指桌子:“这桌子,显得很奇怪。”    年轻人看了一眼,说道:“一张没有写完的字,有什么古怪?好几年过去了,纸张已经风化碎裂,也辨认不出什么来了。”    沈渊说道:“砚台不见了。”    文房四宝,样样都在,唯独不见了砚台。    年轻人说道:“或许有人潜入,因为贪财,顺手拿走了。”    沈渊说:“为何不拿走这只镇纸玉狮子?”    年轻人语塞。    沈渊擦了把额头上的雨水,用手指头在沾满灰尘的桌子上写下了“砚台”两个字,说道:“如果这么看,就是‘石见台’三个字,如果当时出现了什么骇人听闻的变故,沈韬元帅取走这方砚台,或许是为了留下什么线索。”
    年轻人略一思索:“射箭台。”    不顾大雨倾盆,快速冲向雨幕。    沈渊赶紧追上。    校场东边的射箭台。    两道引桥,一处高台。    箭靶靶位,衰草连披,依然都在。    年轻人疯了也似的跑向引桥,寻找到一只断了把的铁镐,拨开引桥下面横七竖八的箭靶,露出一道隐蔽的石门。    用力刨向墙壁。    刨出一个石洞。    年轻人扔了铁镐,双膝跪地。    沈渊走近一看,引桥下面,其实是一个隐蔽的藏兵洞,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防空洞。    层层叠叠的白骨,堆积在洞内。    或坐或卧,死状安详。    甚至没有挣扎和反抗的痕迹。    骨头上也没有伤痕。    沈渊说道:“他们在毫无预兆间死去,瞬间消失的生命,让他们没有任何挣扎。”    年轻人不答话,只是长跪不起。    沈渊又说道:“他们感受到了危险,所以来到这里暂时躲避,却没曾想到,这里成为了他们的丧命之所。”    年轻人双手捶地:“沈元帅、定将军,同生共死的兄弟们,你们怎么会变成这幅模样?”    沈渊把他扶起,说道:“进入洞内查探一番,或许会寻到线索。”    两人燃起火把,进入藏兵洞。    万余具尸骨的洞内,死丧之气浓烈。    强忍着不适,来到洞内最深处。    一具骷髅,披挂着银色的铠甲,坐在正面。    面前的桌子上,还摆着一杯酒,酒杯里的酒早已干涸。    旁边,一具白骨,怀里抱着一个包袱。    沈渊手快,解开一看,霎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一具小小的尸骸,脑袋只有拳头大小。    是个面世不久的婴孩儿!    那方七宝砚,就躺在婴孩儿骨头的旁边。    沈渊用手比了下那具大人尸骨的长、宽、高、围、角,肯定的说:“根据骨盆的形状,可以断定,这是具女人的尸骨。”    砚台下,刻着一行字:“麟德一百二十三年五月,赠予吾儿东升,以纪周岁之喜。”    年轻人颤抖着说道:“军营中只有元帅夫人一个女人,这是元帅的儿子,沈东升。如果活着的话,现在应该十五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