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修之世的众多寻道者  (第2/3页)
境界高深者。    城隍特意远行,寻得也是这些大法力者。    而这些消息的来源,也是城隍在五年前遇见了一位元婴境界的大法力者,继而从这位高人口中得知的。    这位高人,同样是在云游,寻找元婴出窍的契机。    渐渐的,这位高人在三百年的游历中,结交了几位同样来自其余洲的修士,在交谈之后,慢慢汇聚成了一个潦草的五洲图。    而这位高人,道号为‘云鹤真人’,本体是一只白鹤。    梁河神讲完这些,也从怀里拿出了这份地图,且面带尊敬神色道:“虽然小神未曾有幸见过云鹤真人,但老城隍经过真人许可,可以临摹五洲图录。    于是老城隍在三年前回来时,把图录特意交给我等神官,复刻了千余。”    梁河神话落,把图录摊开。    宁郃望去,看到图录长宽各三尺,中间二分之一是大陆,四周是海水。    梁河指着右边占据图录十分之一的东洲,又点向一个指头粗细的小点,“这便是吴朝。”    他说着,又用手指圈了两个巴掌大小的地方,“老城隍前几年是在这些地方云游。”    梁河神再指向其中的一个点,按照地图尺寸,大约距离吴朝三万里,“老城隍在这里遇见了云鹤真人,受云鹤真人指点。    也得知金丹之上便是元婴,元婴之上是为出窍。    出窍之后,名为化神。    届时寿有五千载,寿命之广远,天地之大,皆可去得。    但‘化神仙者’一事,听老城隍言,云鹤真人也未曾亲眼见过。    只是云鹤真人游历时,捡到过一位疑似化神仙者的手书,其上法力高深,不像有假。    云鹤真人才得知元婴不是成道的顶点,之上还有出窍与化神仙者之境..”    梁河神言道此处,又有些不太确定,“但云鹤真人也曾言,化神之境或许只是传说。    可能这位绘写手书的仙者,只是出窍之境,但法力高深,才让云鹤真人觉得这本手书不凡。”    “兴许如此。”宁郃思索着梁河神所言的手书一事,也觉得那位云鹤真人或许是对的。    但关于境界上的问题。    化神是否存在?    宁郃也不能保证此界的修炼体系,和前世的神话故事中的体系一致。    若是一致,那化神也只是初窥道门,和仙字沾不上边。    也能变相证明,此界是才开辟了修炼体系,而以往一片空白。    空白到,没有先天的神仙妖魔,也没有传法传道,而是所有人都从凡体开始逐步修炼。    所以,道的顶点,谁也不知道。    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这个世界的求道者,为何都一心向往修炼。    因为他们都想要找到更多的同道中人,一同探索更高的境界。    并且经过梁河神接下来的话语,慢慢阐述了修炼的起源。    宁郃知晓自己猜对了。    这个世界的修炼体系是才起步的。    因为三千年前的一位千古帝王,被天地封为第一位城隍令,才使得这个世界打开了修道之门。    只是这些消息对于凡尘来说,就是历史中的隐秘了。    几千年来,凡尘之中的众人只流传着神仙的传说,却未曾见过。    宁郃思索着这些事情,基本把这个世界的大体了解清楚了。    而梁河神看到宁道长像是推算着什么事情时,也动了离去的心思,怕多言打扰。    等待得宁郃望来。    梁河神就起身言道:“宁道长,小神还有一些事务在身,就先告辞了。”    宁郃看到梁河神突然请辞,也起身还礼的同时,笑着邀请道:“等五日后,梁河神如若无事在身,不妨来寒舍一叙。”    “怎敢推辞。”梁河神一礼,便踏云而去。    宁郃望着离去的梁河神,觉得今日收获颇丰。    当然,得知这么多秘闻。    作为回礼,宁郃也准备等五行灵酒多酝酿几天,然后再让梁河神过来做客,品品这酒水酿的如何。    也不知身为河神的梁河神,几杯会被醉倒。    宁郃念想间,看到梁河神远去后,也再次回到桌前,开始填补杂谈中的空缺,经营着自己的小茶棚。    而随着时间过去。    半个时辰后。    一百八十里外的梁城外。    天空中的梁河神也路过城边,又继续向着五十里的梁河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