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 会议决策  (第4/4页)
 “现在合水其他厂子的工人,羡慕死我们了。”    “跟着陈总这样的老板,我们实在是太幸运了。”    组长发完红包后,便赶紧说:“行了,不要再聊天了,赶紧把厂车间打扫好,下午就要开始生产了。”    人们听到这话,立马拿上拖把扫把,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此时何立轩正在巡视车间,看到工人们埋头苦干,十分的惊讶。    何立轩在棉纺厂做了这么多年,过完年上回来上班,这几天工人们基本上是没啥状态的。    起码要适应个三,五天,才能回到之前的工作状态。    今年的情况则是完全不同,每个工人就好像打了鸡血一样。    难道是因为工资高的原因?何立轩立马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就在这个时候,他刚好听到了两个工人之间的对话。    “你干活快一点,不要在这里磨洋工,擦个桌子擦了半天。”    “我知道了,这不是想擦的干净一点吗?”    “张总一开工就给我们发红包,这可是好老板,一定要好好干!”    “那是当然,我这边擦好了,赶紧去下个地方吧!”    “对,争取早点开工,大家多赚一些钱。”    听到这番话,何立轩这才明白,为什么工人们今天会如此的有干劲。    早上他还在想着张鹤鸣发的红包,纯粹是在浪费钱。    现如今看来,纯粹是他的目光太过于短浅了。    只能说张总的眼光,确实高瞻远瞩,不是他能够比的。    十一点左右,张鹤鸣来到了临时总部。    来到总部之后,张鹤鸣就把庄良才的人全部叫了过来。    今天这个会议,对于鹤曼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未来一年要怎么发展,今天都必须做好决策。    去年过年之前,张鹤鸣他们就已经讨论过这件事情。    不过在那个会议上,张鹤鸣什么都没有说,只是让庄良才他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至于具体怎么做,张鹤鸣今天才会揭晓答案。    原因非常的简单,张鹤鸣想给庄良才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一下,鹤曼未来到底要怎么做。    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时间,张鹤鸣想知道庄良才他们的想法有没有改变。    人到齐后,张鹤鸣直接进入了主题。    “现在过去半个月了,我想知道你们的想法,跟之前是否有所不一样?”    庄良才几人对视一眼,明白这是张鹤鸣给他们的一个考验。    现在鹤鸣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发展。    庄良才的想法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全力的扩张。    经过这半个月的思考,庄良才知道他的想法太过于稚嫩。    扩张是很重要,可前提是产量能够跟得上。    现如今鹤曼在外面找了不少代工厂,产量只比每天的出货量高出一点点。    这一年下来,鹤曼可以说是一点库存都没有。    对于任何一个公司而言,都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一旦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那绝对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庄良才想要快速扩张,想法是没有错的,可必须让产量跟上才行。    眼下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先提高产量,留有一定的库存。    听到庄良才这个方案,张鹤鸣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来这半个月的时间,让庄良才想清楚了很多的事情。    “说的不错。”张鹤鸣赞同的点了点头,“那你就按照这个方案去办。”    得到了张鹤鸣的赞同,庄良才自然是十分高兴的。    至于吕俊明的想法出奇的简单,那就是要把厂子的规模扩大。    现如今鹤曼需要的产量,那是一天高过一天。    想要提升产量,规模是前提。    对于这一点,张鹤鸣自然是同意的,不过却不同意吕俊明的方法。    吕俊明的扩张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招人加买机器。    这在张鹤鸣看来,办法太过于原始了。    况且全靠人工的话,效率在他看来太低了。    想要行程产业化,规模化,工业化,那就必须用上流水线。    只有这样,才能让制衣厂的产量快速的提升。    听到张鹤鸣这样说,吕俊明眉头立马皱了起来。    “张总,我是听说流水线的效率高,可是它真的适合我们厂吗?    我们厂现在刚起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流水线是什么,学习成本很高。况且就算真的买回来了,那厂里的工人怎么办?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流水线的成本,一条最少几十万,上百万,鹤曼拿这么多钱出来,我觉得风险太大了。”    看的出来,吕俊明对于这件事情,思考了很多。    不然的话,他不可能一口气说这么多。    从这一点能够看出来,张鹤鸣给的这半个月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