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密电  (第2/2页)
装窃听器。再说周林的千里眼与顺风耳在,有问题也会发现。    三个人来到了周家书房。    这书房被周林让人重新装修过。    关上门后,姜毅英拿出了七份电报稿。    “这都是我们没有破译的密电。他们出自同一部电台。”    张于死死地盯着那几张纸。    “老张,伱有什么瞒着我?”    姜毅英非常精明,一眼就看出问题。    周林将他偷听到的东流士丹与熊大海的对话说了出来。    姜毅英惊喜道:“原来有大鱼!他们才想炸死我。”    “对!一个潜伏小组,最少有三个人。”    姜毅英拍了周林一下:“小弟,你有什么办法?”    周林说:“我研究了日本人的密码。就是中国情报课的一个支流的密码。他们分几个支流。”    “这个支流的密码本,是一本日文书。”    “什么书?”    “家的文书。”    周林拿出一本书,是日文书。    姜毅英说:“我们用这书试过。不能用。”    周林拿出之前他破译的密电:“这封密电就是这本书为的密码本。”    周林对照密电码,很快就翻译出了电文。    姜毅英看后不解:“为什么我们却破不了?”    “姐,要找到他的窍门。你看,它最后的一个数字并不是电文,而是通知密码支流数。”    周林指着最后的数字说:“这上面的数字表示,从第几页开始。这份密电,就是从第七页开始。”    姜毅英用第七页的文字行数字数,很正确地译出了电文。    但是用其他页,就词不达意。
    姜毅英兴奋的说:“用我的几份试试。”    姜毅英拿出七份密电稿,塞到了周林的手上:“开工。”    找到了窍门,也就很快。    这七份电报,有两份是同一个页面的。其他的各自不同的页面。    有六份都是南京党政机关的事情。第七份,则是中国情报课命令潜伏三组结束潜伏,开始行动。同时告知了第三组其他的人员情况。    张于的手抖了起来。    姜毅英虽然不是情报科的人,但是,能让敌特显形,也是她的功劳,她的荣耀。    “小弟,我一定让处座好好地奖励你。”    张于连忙说:“这是你的功劳。周林不知道这件事。”    “为什么?”    “你是干这行的,在总部有强大的保护。但周林是一线的情报人员。如果有人知道他有这个能力,那么,很多的人都会想除他而绝后患。所以,不能让人知道周林有破译密电码的能力。这是为他好!”    姜毅英点头:“我发誓不对任何人说。”    张于说:“我得赶回南京。这份名单必须我送回去。我才放心。”    周林说:“多带些人。这刚出事,你就回南京。我担心有人会警觉到。”    张于笑着说:“所以我才要马上出发。他们以为我是去汇报熊大海的事。等到他们怀疑与毅英有关时,我已经到南京了。让向东带人跟我走。”    周林马上打电话,让向东带三个人来家里。    来的三个人都是向东信任的人。周林也考查过。    周林拿出一百元银元券,塞给向东。“路上花。我将张长官的安全交给你了。”    向东笑哈哈地接过钱:“保证完成任务!”    他们一共五个人,开了一辆车。周林从周家中拿出两支冲锋枪交给了向东。看着他们离开。    周林与姜毅英回到书房。两人喝着茶聊着天。    突然,姜毅英想起了一件事。    “小弟,你对日本中国情报课之外的电报有没有研究。”    周林说:“有一点点。”    姜毅英说:“这是日本大使馆昨天上午收到的一份密电。我带来了,给你看看。”    力行社对各国的使馆也都有电讯监视。    周林问:“很复杂吗?”    “我们从来没有破译过日本使馆的电报。那密码防密性超强。”    周林接过来,一楞!这不就是周林在二十一世纪研究过的那份密电码!    马上,周林假装思索起来。    姜毅英则是去了自己的家中,与姜家人一起聊天。    这份密电就是史上最先动员侵华的日本宣言。    1934年4月17日(农历1934年3月4日),日本发表侵华宣言——天羽声明。    1934年4月17日,日本外务省情报部长天羽英二发表“天羽声明”:    (1)日本与中国有特殊关系,故日本应与各国不同,要完成它在东亚的特殊责任;    (2)维护东亚和平及秩序,是日本单独之责任,无须他国干涉;    (3)如果中国用以夷制夷的政策,日本就惟有加以排击;    (4)如果各国暗助中国抗击日本,那么纵令其名目为财政或技术援助,日本亦不得不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