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疯狂生孩子的庆成王 (第2/2页)
” “把你留在殿下身边很简单。边镇功勋将领调入锦衣卫任职是成例。不过要降级任用。” “恰巧,北镇抚司专管大汉将军的千户出缺。我看,你接任这个职位吧。” “你管了大汉将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常伴储君左右。” 江彬倒头就拜:“常爷知遇之恩,属下永生难忘,定当报答。今夜属下想设宴感谢常爷跟刘公公。不知您可否赏光?” 常风立即拒绝:“不成。” 刘瑾连忙解释:“叔叔千万别误会。江彬在京城交际所用的大把银子,绝非脏银。而是他多年征战攒下的赏银。是干净银子。” 常风笑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给我义子尤敬武了一门亲。今夜媒人要上门商量婚事。实在抽不开身。” 常风话音未落,钱宁走了进来。 常风道:“今夜让钱宁代我去赴宴吧。江彬,这位钱宁钱同知既是我的左膀右臂,又是锦衣卫的老人。” “你即将入卫当差。有不明白的事,可以好好请他指教。” 转头,常风又跟钱宁介绍:“这位是大同卫战功赫赫的江将军。他颇得太子赏识。今后他将成为你的下属。你们好生来往。” 钱宁一听到“他颇得太子赏识”七个字,立马对江彬高看了一眼:“江将军,失敬失敬。” 江彬拱手:“钱同知,久仰久仰。” 常风道:“得了。你们吃你们的酒宴。我得回府张罗敬武的亲事了。” 尤敬武其实在弘治十四年就取过一门亲。弘治十五年永宁之战时乱哄哄的,他的妻子不知所踪。可能她没跟随妇孺们成功出城,被倭寇掳走了。 这两年,常风命锦衣卫在福建的耳目广为打听尤妻的下落,却一无所获。 尤敬武正值壮年,又是个习武之人。属于大清早能硌穿床板的那种热血男儿,身边没个女人始终不成事。 于是常风打定了主意,让管南镇抚司的王妙心帮忙,替义子门亲。 国手王妙心生平有两大爱好,下棋、做媒。他那媒做的嘿,简直专业。 常风回了府,王妙心已经等在了客厅里。 常风笑道:“妙心兄,你受累了!放心,事成之后一个猪头是少不聊。快,是哪家的姐?”
王妙心答:“按照跟你之前商量好的,现任官员家的姐不娶,但最好又得是书香门第” “来也巧。我有位江西分宜县老乡,名叫严淮。是个屡试不第的老举人。他家姐严娇年方二八,长得又沟沟又丢丢,还懂得琴棋书画,品性又好.” 常风问:“这位严娇严姐人在江西嘛?” 王妙心解释:“在京城。严淮家资丰盈,为了会试方便,六年前干脆在京城买了一处宅子,定居备考。” “哦对了,严家像极了常家。” 常风问:“哦?怎么?” 王妙心道:“严娇上面有个二十四岁的兄长,名叫严嵩。他今年刚刚考取江西乡试举人。明年会试,严嵩会跟父亲严淮一同进贡院。” “常爷跟破奴侄子不也是明年同入贡院嘛。都是父子同考,所以我你们两家很像。” 常风笑道:“原来如此。虽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按我的意思,还是让严娇和敬武见一面,看看孩子们的意愿。” 王妙心有些为难:“还没下定的未婚男女见面?这不符合礼仪啊。严淮虽不是进士,但却是一个时时刻刻把古礼挂在嘴边的老学究。” 常风给王妙心倒了杯茶:“妙心兄,你聪明一世,而今怎么糊涂了?锦衣卫栽赃官员都是菜一碟,何况安排一对年轻男女在街面上偶遇?” 王妙心一拍脑瓜:“常爷的是。是我糊涂。安排偶遇的事,包在我身上。” 常风跟王妙心聊了一会儿。饭厅开饭,二人又畅饮了几杯。 吃过晚饭,常家一家人走到府门口,送王妙心走。 王妙心进了官轿,刘笑嫣半开玩笑的:“亲儿子的婚事还没着落了。倒帮干儿子寻了一门亲。你这人偏心。” 常风笑道:“皇后娘娘发话了,等破奴明年高中进士,就给他赐婚。咱儿子的婚事,咱们也做不了主啊。” 翌日,常风下了早朝,回到值房。 钱宁走了进来,拱手行礼:“常爷。” 常风道:“跟你了多少遍了,咱们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别搞这么多虚头八脑的礼节。” 钱宁笑道:“我拿您当亲大哥。家礼不可废嘛。” 常风问:“江彬呢?” 钱宁答:“去兵部开调任委札了。” 常风又问:“昨夜的酒喝得咋样?” 钱宁道:“江彬这人很实在。虽没酒量,却有酒胆。喝多了给我讲了山西的许多奇闻异事。” “呵,有件奇闻异事把我吓了一大跳。” 常风随口问:“哦?什么事?给我也听听。” 钱宁讲述:“晋藩一系的庆成王,竟生了九十一个孩子。其中儿子四十四人,女儿四十七人。” 常风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你他有多少个孩子?” 钱宁答:“九十一个。” 常风咋舌:“我的。庆成王是郡王。除了他的嫡长子继承郡王位。其余儿子都会受封镇国将军。” “所有女儿都会受封县主。晋藩宗室,一下就多出了九十一张长年吃皇俸的嘴!” 大明的亲王、郡王自永乐朝之后已鲜有实权。他们唯一的爱好就是跟女人睡觉、生孩子。 床笫之戏不仅爽身爽心,还能挣钱。王爷们每多生一个儿子或女儿,便能从朝廷这里多领取一份皇俸。 常风想起了一件事。 一个月前,他看到邸报,邸报上山西巡抚禀奏,山西宗室规模下第一。宗室岁禄高达七十七万石。 七十七万石皇俸,占去了朝廷每年实物税总收入的三十分之一。 别看三十分之一,这只是晋藩宗室而已。加上其余各省,朝廷收入的四分之一都拿来供养宗室了。 如果每个宗室都像庆成王这样,一个人生下近百子女恐怕用不了几十年,大明朝就会被宗室们吃干抹净。 常风决定管管这件事。 宗室一向是老虎屁股摸不得。毕竟人家是皇帝的亲戚,都姓朱,自古疏不间亲。 常风若要管庆成王的事,必要想一个巧妙的办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