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疲累的刘启  (第1/2页)
    “老师觉得袁昊这小子说的可行?”    晁错从刘启兴奋的眼神儿里就能够看得出来,刘启很是认同袁昊的主张。    只要自己今天点头,明天刘启就会下令执行。    “听上去,的确有那么几分道理。尤其是讲到周分封与秦郡县的渊源,说得颇有一些见地。    可见,此子是受过高人指点的。    可若是说他的平番策,就有些儿戏了。”晁错捋着胡子摇摇头。    “老师,学生觉得他献的平番策不错啊。    最后那个货币改革他没有说完,可献祖祭金和推恩令却是切实可行的。    老师……!”    “呵呵呵!”晁错摆摆手,阻止刘启继续说下去。    “献祖祭金听起来的确不错,可陛下您想想,收多少合适?    收的少了,还不如不收。收的多了,藩王们集体拒交陛下又当如何?    请宗政卿将藩王们集体革除宗籍?    那不是要逼反全体藩王,朝廷能平定得了?    推恩令!    听着更是不错!    可这得藩王们死了,才能把土地推封给他们的儿子。你总不能说,人家藩王还活着的时候就将封国给分了吧。    如今藩王中年齿长者,要数吴王刘濞。    虽说吴王年近六旬已经很老了,可据臣所知吴王身子康健得很。    一顿能吃三条羊腿,米饭一盂。据说六十大寿之时,饮酒十数斛。    陛下,年青小伙子也不过如此吧。    现在吴国境内,吴王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百姓只知有吴王,而不知有陛下。    陛下可想象,若是再让吴王执掌吴地十年,那会是个什么样子?    即便是藩王死了之后分封了,陛下可敢说就真的没有兄弟齐心这种事情?    至于那个货币改革,那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事。一个弄不好,就有覆亡社稷之祸。    陛下!此子酒醉妄言,陛下可听之却不能信之。    削藩就得由朝廷颁旨,削去诸藩王封邑权利。    而且要尽快!    就算这里面逼反了几个藩王,朝廷也可行霹雳手段除之。    只要拿下几个藩王做娃样子,天下定然会传檄而定。    而此次削藩,最为重要的就是梁王。”    “阿武?”    “对!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陛下的亲弟弟梁王治下梁国,兵甲精锐可与吴国精锐抗衡。    就算野战不利,也有荥阳高墙深壕作为壁垒固守。    只要梁国坚持住,诸侯藩国属兵锐气尽失。朝廷可一鼓而下,将反叛的藩王击败。”    晁错想削藩想了十年,削藩之后的种种变化他都经过几十上百次推敲。    可以说,已经是烂熟于胸。    “老师,真的要逼反吴王?这太冒险了!”刘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毕竟,他满打满算登基才三个月。    这短短时间之内,朝廷复杂的朝局尚未完全掌控。若是贸然削藩,一旦那些跟着高祖皇帝打天下的功臣勋贵们倒戈。    刘启立时将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    “陛下!您觉得,若是不逼迫,吴王就不会反么?    多年借口身体不好,不来长安拜谒高皇帝陵寝。在吴地招兵买马,不断冶铁打造军器兵甲。    甚至先帝薨逝,他也借口不来长安。    这已经是反迹昭彰了!    就算陛下不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