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国之栋梁!  (第1/2页)
    李二陛下心情很郁闷。    原先他以为,自己已经将天下英才尽收囊中,可到了今天才发现,总有些人才是无法通过科举取仕被发掘出来的。    就像陆恒这小子。    若不是当初被荥阳郑氏逼迫,导致其不得不铤而走险,弄出改良的制盐法,李世民恐怕这辈子都看不见他。    更别说什么重用,什么当女婿了!    陆恒的底细,李二陛下早就调查过,清清楚楚的。    这憨子自幼就臭名远扬,憨得离奇,若非有个好老爹护着,大概活不到十岁就要被人给揍死。    书,那更是懒得看。    就这样的家伙,先改良制盐法,后发明高度酒、琉璃瓶,还有什么火药炸弹不计其数,如今的计划更是几乎要将整个大唐所有世家抄底。    科举,以陆恒原先的商户籍贯,考都不可能让他去参加。    可难道他就不算是个人才了吗?绝对是!    沉默良久之后。    李二陛下长叹了一声,道:    “日升啊,朕如今总算是想明白,你当初为何非要弄那造价低廉的书籍造福寒门学子了。”    “还有那些乞儿巷里找来的孩子们……”    “他们,和你,才是这泱泱大唐未来的国之栋梁啊!”    世家冥顽,早已深陷进儒家的固化思维里,行将就木。    整片华夏大地,纵使朝代不断更迭,却仍旧是一潭死水的模样。    明明时间过去了数百年近千年,可他们弄出来的新鲜事物,竟然只是对秦朝时的木轨加以改进,将其变成了铁轨。    这正是因为,当初的大秦虽然被始皇帝焚书坑儒,坑的却只是些方士,他本人重法家,但一统六国也大量使用了墨家技术和人才。    先秦时代,是华夏几千年来最有可能蓬勃发展出科技文化的时代。    偏偏秦灭以后,苟延残喘的百家又遇上了汉武帝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自此,这片大地再也没有了科学发展的土壤。    没了思想碰撞,再多的变化也是死水罢了。    陆恒慢悠悠地想着这一切。    对他这个理科生而言,了解到的历史并不算多,可仅仅从课本上知道的这部分,就足够让人怒其不幸哀其不争。    既然来了大唐,错过了百家争鸣没关系,有了地位,有了跟李世民交谈的身份,他就必须为改变做点什么。    “我不是什么国之栋梁,我教出来的那些学生也不是。”    陆恒开口,再也不是以前那副没皮没脸的模样,同样没有胡说八道。    他轻声道:    “父皇,我弄这么大的动静出来,只想告诉您一件事。”    “知识是进步的阶梯。”    “人才,就是生产力。”    “印发免费书籍扶持寒门子弟,开办技术学堂教导流离失所的乞儿,这些只不过是种子而已。”    “我活着的时候,大唐或许可以往前狠狠地迈几步,但不能全靠我一人。”    “重要的是,这些种子传开之后,他们能在大唐开出什么样的花来!”    “老是有人说我的想法大逆不道……”    “可我觉得,人定胜天,您也一定希望,我们在遇到天灾之时,有人自己的办法应对。”    “今天我们可以用钢铁载人飞驰,以后就能用钢铁载人上天!”    “总有一天。”    “普天之下,莫非唐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