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2章 唐国金国篇:大融合和议会  (第2/6页)
  夏国和东越也开始悄悄造军舰,美洲提前开启了军备竞赛。    真金白银变成了一艘艘军舰。    景泰六十二年,整个美洲全部修通了铁路,南北美洲也用铁路连接到一起。    但是,襄国路段的铁路,从开通后就没运营过。    天天出事,不是爆炸就是泥石流,反正襄国段的铁路,永远无法运营,南北美洲是修通了铁路,却无法交融。    襄王再好玩乐,也知道自己最弱。    他在和唐国、豫国的边界线上,埋了几百万颗地雷,绵延几十公里,结果埋地雷的时候,工人cao作失误,炸死了不少工人,导致人尽皆知。    襄王不顾他国反对,就是埋地雷。    像东越、豫国、唐国也懒得理他,孤冢枯骨罢了。    唯一可惜的是,唐国足球并不发达,百姓对体育行业也不太热衷,他们喜欢读书,比较歧视白人和黑人,认为他们不学无术。    唐国是列国中最封建的一个国家,他们反对和异族联姻,反对人种混合,反对新文化。    他们认为,应该恢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恢复传统婚姻制度,恢复裹小脚制度,必须使用毛笔,必须尊重古文化,不许推行小说等等。    国内风气极为保守。    这和唐王有直接关系,唐王是个很保守的人。    他反对女子抛头露面,反对婚恋自由,反对牝鸡司晨,反对……    所以在唐国,在街道上很少能见到没有结婚的女子,即便刚结婚的年轻女子也很少,见到的更多是大妈和老太太。    这和大明完全不一样。    大明鼓励开放风气,开放思想,放弃古礼,追求自由,追求梦想,拥抱正能量。    在大明,女子和男子一样,不止是生活平等,政治上也是平等的,朝堂之中也有女子官员。    男子剪短头发,不穿古袍,已经是风气了。    女子自由婚配,勇敢为自己发声,已经非常普遍了。    其次就是人种融合。    国内各族大融合,和白人、黑人混血,只要说汉话行汉文,就是汉人。    截止到景泰六十四年,大明跨种族混血人数,达到了1.7亿。    这是历朝历代都不曾见过的事情。    朝野民间,都反对这种混血,很多认为应该维护汉人血统纯正,如此混血下去,华夏还有汉人吗?    即便是朝廷上,也反对这种混血。    包括太子,都是反对的。    因为这些混血嫁给了明人,会造成汉人血统进一步稀释,甚至肤色都变了,长相也变了,到底是大明统治世界,还是其他人种统治大明啊?    东亚民族混血,没有问题,因为大家长得本来就像,明人、朝人、倭人,本就是一个人种,长得很像。    东南亚人是一个人种,他们和明人有很大区别的,几乎一眼就能看出不同来。    中亚、南亚、西亚,都是不同人种,长得都不一样。    这种大范围混血,会造成血统缺失。    可是,真较真的话,大明还有一个纯种汉人了吗?    民族融合,其实从汉朝就开始了,汉朝就开始化胡为汉,就说并州,住的就都是匈奴人,西北住的都是羌人,幽州住的很多胡人。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方还有一个汉人吗?    匈奴鲜卑羌羯氐,五胡去哪了?最后不都变成了汉人吗?    又经过南北朝。    就说李唐,唐太宗李世民都有一半鲜卑人的血统,可是,当时的鲜卑人,比汉人还汉人,完全看不出他们是胡人了。    宋辽金时期,辽人、女真人,最后不都混进了汉人血统了吗?    蒙古人统治近百年,那时候中原还有一个纯种汉人吗?    没有了呀。    到了大明,又接收了多少胡人,景泰前期,勋贵多少蒙人、后山人、女真人?不都进了汉人血统了嘛。    景泰朝就更乱了。    蒙、回、壮、苗、瑶、彝、傣、白、维、、索、朝、满、倭,和汉人大融合。    老皇帝亲自带头,疯狂纳各族美人,他四十一个儿子里,拥有华夏苗裔中所有血统,像美洲诸王,金王朱见湘、唐王朱见滠母妃都是倭人,夏王朱见漠母妃是壮人、大顺王朱见溯母妃也是壮人,豫王朱见溏母妃是蒙人,襄王朱见渺母妃是混血,燕王朱见浔母妃是瑶人。    他的这些儿子,后宫里继续纳各族嫔妃。    孙子还是一样纳。    朝中官员呢,被老皇帝强制纳妾,老皇帝让各族每年往中枢送美人,赐给天下百官,逼着他们生孩子。    又让朝中官员的女儿,嫁去各族,就说皇帝的公主,好几个嫁给了各族人。    从景泰十二年开始,大融合便开始了,大明用了五十年,把华夏苗裔,全部变成了汉人。    大明进行地理大发现之后,眼睛直接转向域外。    境内各族,民族概念已经十分模糊了,大家已经用地域划分了,广西人,贵州人,东北人来称呼彼此了。    都忘记了你是什么族的?    大明身份证里,也没有民族这个选项。    官方统称华夏,偶尔称汉族,这个汉族,包含大明境内所有民族,从狭义汉族变成了广义汉族,甚至逐渐失去了狭义汉族这个概念,中华之地,全是汉,汉等同于华,全是广义名词。    而中华之地,这个概念在不断扩大,从当初的两京十三省,加入了东北、漠北、西北、西南。    又加入了百越、南洋、乌斯、西域。    随着分封,这个概念进一步扩大,变成了亚洲、非洲、大洋洲、美洲、半个欧洲,全变成了中华之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