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9章 必须将汉化推行下去,瘦马案余波  (第6/7页)
帝,领土不会丢了。    “送去内阁。”    三道奏疏,朱祁钰全部看完,让人抄录一遍后,送去内阁。    翌日早晨。    叶盛受宣诏入宫。    朱祁钰将陈舞阳上的奏疏给他看。    “可知这江都知县熊瓒?”朱祁钰对此人没多少印象。    “微臣知道,臣主持京察,其人评级还算不错。”    叶盛道:“但其人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导致在本地风评很差。”    “臣多方了解后,发现此人的确是块硬骨头,但不会当官,无法政通人和,当好一任父母官。”    没错。    想当官,其他能力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和同僚相处的能力,毕竟很多工作,是需要多个部门协调联合工作的,而不是谁能一锤定音的。    情商是很重要的。    而那些情商低的,要么是能力超级强,否则都没法出头的。    熊瓒能力不知道如何,但脾气太臭,导致他不容于官场,是以蹉跎不得志。    朱祁钰颔首:“没错,大明处处是人情世故,不会处理,是当不好这个官的。”    “去交趾吧,去交趾当知府。”    “那里还是一张白纸,没什么人情世故,看看他的本事,有能力就提拔,若是眼高手低之辈,就算了吧。”    叶盛微怔,此人是入了皇帝的眼了。    “臣没有意见。”    朱祁钰点点头:“这个卢仁生供述的,你怎么看?”    养济院之事,着实有些棘手啊。    “陛下,臣以为卢仁生所言是事实。”    “民间重男轻女之风极重,若jianian猾百姓将女婴送去北京,让您来养。”    “您养一年两年行,可养五十年一百年,内帑钱财再多,也会被这些人给榨光的。”    “陛下,臣以为此案就此了结便是。”    叶盛说的是实话。    三十万孩子,皇帝能养得起,三百万呢?年年都有三百万张嘴等着皇帝投喂,国家干脆当孤儿院算了。    问题是,孩子这么多,必然会出现虐待等事,皇帝的声望极为容易遭到打击。    朱祁钰颔首:“叶卿说的是实话啊。”    “朕的内帑虽然有钱,可以挥霍。”    “可等有一天,内帑没钱了,斗米恩升米仇,朕养得起时,他们叫朕爹爹,养不起时就会揭竿起义。”    “闹到最后,朕里外不是人。”    这才是人心。    “当时朕头脑一热,就做出决定。”    “如今才知道,为何历朝历代无人管无人问,主要是不敢管啊。”    “但朕既然管了。”    “就管到底吧。”    朱祁钰莫名其妙的转折。    叶盛刚要劝,皇帝却摆摆手:“听朕说完。”    “叶盛,可知朕为何非要养天下孤儿啊?”    朱祁钰走下御座,站在叶盛的旁边:“因为朕想推行教育,让天下秀才去当教师,怕是难以成行啊。”    “朕就想着,将这些孤儿,培养成医者、老师、计相等基层人才。”    “等他们成年后,放到基层去。”    “为朕效力。”    说到这里,朱祁钰嘴角弯起:“明白朕的深意了吗?”    “皇权不下乡。”    “朕非要让皇权下乡,而这些孩子,就是朕的爪牙,为朕下乡,开辟一条通道,让朕彻底掌控这天地。”    叶盛苦笑:“陛下,您只要放开吏员限制,皇权自然就下乡了。”    “再说了,皇权下乡,需要负担过重的行政成本。”    “户部能支撑十年,但能支撑一百年吗?就算一百年,二百年,三百年呢?”    “终究是负担不起的呀。”    朱祁钰拍拍他:“朕明白,但孤儿该养还得养。”    “只是设下些限制。”    “若有父母,故意遗弃婴孩者,男女拆分流放,男去宁夏,女去交趾。”    “你觉得如何?”    叶盛苦笑,这皇帝有时智计百出,有时却净出昏招,关键他还明白,却总是同情心泛滥。    明明一个极为阴狠的皇帝,却莫名泛滥同情心。    真让百官难做啊。    “圣上……”叶盛不同意呀。    这限制根本就没用的,人只要能钻到空子,就不会走正道,哪怕面临着杀头的风险都不在乎的,何况只是移民?    “叶卿,听朕一次,试行十年,如何?”朱祁钰商量他。    “就十年,若十年后成本太高,就请陛下不再养孤儿。”叶盛苦笑。    朱祁钰重重点头。    “陛下,微臣还得劝您一句。”    叶盛有些不满:“您爱民如子,但也该知量力而行。”    “这一年,国朝在做多少事啊?一年做的事情,比过去一百年做的都多。”    “民间思想转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    “您不停拿出新事物,朝廷上下忙得连轴转,人人都心有不满,反而会让人心向背。”    “没人理解您的苦心的,陛下。”    还是劝他要缓,要慢,做事不能急不能过快。    “朕听进去了。”    “做完这些,暂时就不做其他的了。”    “叶卿,您来监督朕。”    “朕肯定不突发奇想了。”    “如何?”    朱祁钰还得商量叶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