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 明中六大奇案,养济院瘦马案  (第5/6页)
br>    “朕以为是收养下婴孩,给孩子们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却不知,是朕害了她们啊!”    “朕不来南京,都不知道人心之恶!”    “朕以为朝堂上,已经是人吃人了,却不知道这江南,比人吃人还厉害,是兽吃人!”    “而这些禽兽,却披着人皮,伪装成人。”    “他们欺骗朕,欺骗下,欺世盗名!”    “除了这桂怡,这么多年为何无人禀报此事?难道满朝忠贞之士,都不如一介知县吗?”    “陈舞阳在哪?”    冯孝跪伏在地:“回皇爷,陈舞阳在常州府。”    “调陈舞阳去扬州。”    “给朕查,这扬州瘦马,到底是谁培养出来的!”    “整个环节的人,有多少抓多少!”    “可误杀,但绝不可放过一个!”    “朕废了教坊司,想让妇人不受其苦,但朕是低估了禽兽的坏心思!”    “所有瘦马环节内的人,男人凌迟,女人充入青楼,男婴、女婴不许放过,皆掷杀!尸体不许掩埋,喂养牲口!或丢入海中!”    “再传旨!”    “各地官员谁在包庇这瘦马行业的人?一概夺职,妻女充入青楼,其家男丁充入奴隶,永不赦!”    “再传旨!”    “下官员,何人买过瘦马?”    “皆罚俸一年,若有再犯,都回去种地吧,不要在朝廷上恶心朕,再把这些人编纂成名录,问问他们,你们女儿被驯成瘦马,你们心中是何感想?给朕写出来,送到朕手里!朕要看!”    “再传旨!”    “下商人,何人买过瘦马?”    “其家罚银十万两,妇人放归。”    “再传旨!”    “勒令下官员自省,都读的什么圣贤书?圣贤书教导你们,残害生灵吗?孔圣老人家看着你们呢!”    “再传旨!”    “令五法司,派洒查下各地养济院,所有人员,在职期间是否有违规之迹,若有,按大明律处,若无则调入北京养济院,下养济院,裁撤!不再设!”    “再传旨!”    “调东厂,去查举报书中所有经手的人员,包括养济院人、船夫、地方吏员等等,一经查明,男丁诛杀,妻女充入青楼,永为贱籍!”    “再传旨!”    “宫中的太监,凡参与者,立刻诛杀,凌迟!”    “再传旨!”    “所有涉事青楼,参与者皆诛九族!青楼妇人皆充入教坊司,并解救所有女孩。若有幕后主使,皆查明,皆诛杀!”    “再传旨!”    “江南所有青楼,停止营业,金忠呢?让金忠去一家一家查,这青楼究竟是谁在背后支持的?这楼中的妇人是从哪来的?若有违大明律之处,皆按大明律惩处,绝不姑息一人!”    “再传旨!”    “令五法司派人来江南,给朕查!朕要知道真相,谁敢骗朕,朕就诛谁九族!包括五法司所有官吏,别把朕的话当放屁,查不清楚,朕就让你们都陪葬!”    冯孝跪伏在地,皇帝是真的怒了。    一口气传出这么多道圣旨。    朱祁钰眸中含怒,这是盐商的第二眨    朕接下了!    离间朕和王诚,想让朕丢了安徽的兵权吗?    还是以为,区区此事,就能让朕丢了下人心?    冯孝惊恐。    皇帝又要炮制大案了。    查瘦马,就会查出更多的士绅,更多的官员。    那么,皇帝的目标是谁呢?    冯孝没琢磨明白,皇帝肯定暗藏深意。    “皇爷……”    “去传旨!”朱祁钰不听劝谏。    冯孝无奈,只能去请老太傅,看看胡濙有没有办法。    胡濙闻听此事经过,微微皱眉:“当查!”    他比宫中太监看得通透。    这是盐商给皇帝出难题,威胁皇帝停手查盐商呢,可皇帝是受胁迫的人吗?    一定要查,不止要查,还要彻查。    让这些在背后鼓舌的盐商,一个都跑不了。    “老太傅,这是南京,若宫中出点问题,可就完了。”卢泓急得不行,他担心的是惩处太监,让宫中伺候的人兔死狐悲。    别忘了,宫中的宫娥,都是下官员的女儿,倘若其父兄犯罪,在皇帝尚不知情的情况下,她们会不会铤而走险呢?    “怎么出问题?陛下惩处几个太监,就能出问题了?”    胡濙知道,卢泓担心太监不忠心,会心中戚戚,担心自己的事发了,被皇帝惩处。    太监都贪财,尤其在乾清宫伺候的,可谓是权倾朝野,钱财都是极多的。    若皇帝惩处了涉事太监,难免会离心离德,这是人之常情。    但因此而谋害皇帝,恐怕不敢吧?    “老太傅呀,这是在南京啊,带来的太监就这些,难以调换。”    卢泓压低声音:“而且,宫中关系盘根错节,宫里和宫外,都是通着的,若是有人行大不韪之举,可怎么办呀?”    “陛下怎么?”胡濙皱眉。    若不惩处太监,那么太监会更加嚣张,以后怕是连皇帝都难以抑制了。    除非皇帝心狠,清洗掉所有太监。    那么,他最信任的几个太监,都得死,因为宫中的关系,是以他们为首的。    “皇爷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敢劝啊。”    卢泓也贪财,但他是皇帝身边的人,非常清楚,若皇帝没了,他就会立刻失势。    “唉,老夫入宫一趟吧。”    路上,胡濙在思考,该不该劝谏呢?    皇帝做事越来越不循章法,皇权在手,已经不听任何饶,是否该给他一个教训?    吃点苦头,才能听话。    进了乾清宫。    皇帝正在看奏章,面沉似水,一看就是在生闷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