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鲸吞安南之战  (第1/6页)
    第303章鲸吞安南之战    朱英猛地瞪圆眼睛,匍匐在地:“陛下,您毁了士绅,要用什么阶层替代士绅呢?”    想毁掉任何东西,都需要替代品,否则社会就会动乱。    朱英知道这话会触怒皇帝,但还是要说:“天下士绅中,纵有不法之徒,但更多的人在支持您呀陛下,江南是大明财税重地,江南士绅可否说个不字?”    “陛下在江南大开杀戒,可有江南士绅反对过陛下?”    “士绅虽有局限性,但它是最忠心的!”    “因为士绅无法造反,完全没能力造反!”    “这几年,您大肆鼓励军功贵族的出现,想用军功贵族制衡文官集团。”    “可是陛下呀,南北朝之乱是从何而来的呀?那唐末五代,战乱何其恐怖呀!”    “以文制武,才是长治久安之策啊。”    朱英使劲磕头:“臣出自士绅,最懂士绅,士绅是贪是占,但不会动摇陛下的统治呀!”    “文官掌权,不会换皇帝,但武将掌权,一定会换皇帝的!”    朱英泣不成声:“陛下,臣是您的忠犬,臣的荣辱富贵皆在您的身上,臣不会害您的!”    这是第一次,有人反对皇帝荡清士绅阶层。    朱祁钰阴着脸看着他。    “陛下呀,臣不敢骗您,也不会害您!”    “那些撺掇陛下和士绅作对的人,是真的想害您呀!”    “大明的根子,是士绅!”    “您毁了根子,等于毁了国祚呀,以后谁会支持您呀!”    冯孝在旁咳嗽,示意朱英别说了。    “让他说。”朱祁钰瞥了眼冯孝。    支持。    皇帝也需要大部分人支持,皇位才能坐得安稳。    朱祁钰一直都对士绅报以恨意,想用军功阶层和市民阶层取代士绅阶层。    可是,这两个阶层,真的会支持皇帝吗?    而且,他们的支持力度在哪里?能让皇帝坐稳皇位吗?    这个问题,朱祁钰一直很少想,朱英戳破了这层窗户纸。    朱英则重重磕头:“陛下,臣知道您的想法,您想让国家昌盛,让国祚绵长。”    “自然而然地想到了,国运窃夺者,士绅。”    “就想到铲除士绅,让天下百姓变成小地主。”    “可是呀陛下,谁都能铲除士绅,唯独您不行!”    朱英真的豁出去了。    “您是皇帝,士绅拥护的是正统!是大明!是皇帝!维护的是您呀!”    “臣说一句僭越的话,土木堡之变后,朝中无帝,为何朝臣会迎您继位?”    “因为朝中所有官员,都是士绅!他们维护您,就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呀!”    “真正拥护天下正朔的是,是士绅啊!最怕天下大乱的是,同样是士绅啊!真正维护皇帝的,是士绅啊!”    “您口中的贫寒百姓,他们会支持您吗?”    “臣在山东,天天和百姓打交道,知道百姓天生有软弱性,他们只会委曲求全,哪怕知道您对他们好,可您有什么事情,他们能帮着您解决问题吗?”    “不能呀!”    “甚至,您想征其为兵,也要给足好处,否则他们偷jianian耍滑,不会为您卖命的!”    “您就算掏心挖肺的对百姓好,他们也会把这些当成理所当然,他们不会念着您的好,反而只会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盯着自己的饭碗!这才是人心啊!”    “反而,您稍微加税,他们就会唾骂您、恼恨您。”    “百姓软弱、唯利是图、偷jianian耍滑,不值得您为他们做这些啊!”    “陛下呀,臣知道您的心思,可您没和那些升斗小民打过交道,您见过他们,就会知道有多失望了!”    “这些人是靠不住的!”    “您不给他们利益,他们就不会支持您的!”    “就算支持您,又有什么用呀?他们不掌握生产资料,也不掌握社会话语权,如何支持您呀?”    “若给利益,他们就会变成新的士绅!”    “陛下,今天士绅的祖上,难道不也是百姓吗?无非是因缘际会,得了机会而已!”    “这个世界上,剥削和压迫是永远存在的,不会因您而改变的!”    朱英泪如雨下:“陛下,军功阶层靠不住,农民阶层更靠不住啊!”    “您能靠的,只有士绅呀陛下!”    朱祁钰目光阴冷:“那你想说,别让朕折腾了?”    “不!”    “臣绝非劝谏陛下,而是希望臣的一片丹心,能让陛下看清事实!”    “您可以处置士绅,但绝不能荡平士绅啊!”    “士绅,才是您掌控天下的基石!”    “您不能自毁根基呀陛下!”    朱英这番话真的振聋发聩。    朱祁钰一直没想过这个问题,他一直在扶持军功阶层,并想打破士绅,将天下农民变成小地主阶级。    这样一来,就能得到短暂的公平。    起码能得二十年公平。    但是,朱英这番话说得让他难以自制,朕一直以来做错了?    “朕的根基,是士绅?”这个论调,让朱祁钰很难接受。    窃夺国运的人,就是士绅啊。    他们什么时候成为王朝的根基了呢?成为皇帝掌控天下的基石了呢?    “陛下,满朝臣子,出自哪里?”    “地方的粮长、吏员,出自哪里?”    “大明靠谁在掌控基层?”    “甚至,大明的税收,掌握在谁的手里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