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99章 皇帝的深意,军粮调包案!  (第3/7页)
  这顿饭陶成吃得窝囊。    饭后,他没敢去镇远卫军校场,而是跑到驿馆里,本以为征伐土人,只打仗就好了,不用考虑这复杂的人事关系,可偏偏这些人情世故还是找到了他。    镇远卫上下都等着他呢,足足等到了后半夜,没看见陶成人影,终究化作一声叹息。    陶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睡着的。    四十多岁的陶成,在战场上如军神般指挥若定,昨晚竟蒙着被大哭一场。    清早。    “父亲大人在上,儿子陶鲁叩见父亲!”陶成第一次赖床,门口却传来儿子陶鲁的声音。    猛地,陶成一骨碌坐起来,然后又颓然躺下,他不想让儿子看见他软弱的一面。    重新梳洗打扮,才打开房门。    陶鲁跪在地上,对着父亲行三拜九叩大礼。    “可是陛下有圣旨传来?”陶成端着父亲架子。    “回禀父亲,是陛下派儿子辅佐父亲征战。”    陶成不爽道:“老子打仗,还需要你个小娃娃干什么?抓紧回去,在京中学习,侍奉你祖母、母亲便是。”    陶鲁兴冲冲而来,却被老爹一顿臭骂。    “父亲大人,这是圣命。”陶鲁无奈道。    “别拿圣上压你爹,是不是你哀求圣上,允准圣上放你出京胡闹啊?”陶成可不想让儿子看见他虚弱的一面。    陶鲁:我能说,讲武堂师父说我学成了吗?    “是儿子哀求陛下,得到的恩赏。”陶鲁能说什么?给老爹一个台阶下呗。    “胡闹,岂能仗着圣上恩宠,便如此不知收敛?”    陶成舒服了,肯定是皇帝看在他的功劳份上,允准这小子出京。    陶鲁想说,是陛下更看重我的才能吧?爹?    唉,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儿子啊!    到时候肯定天天拾掇他,也品尝品尝当老子的滋味。    “罢了,既然是圣命,那你便在为父身边,好好学为父用兵。”    陶成心中阴霾散去。    反正打完这仗,他就离开镇远府了,再也不来了。    镇远府的破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可是,欧庆进来禀报:“大人,镇远卫指挥使求见。”    陶成脸色瞬间僵硬:“就说本将有事在忙。”    欧庆眼中闪过一丝鄙夷。    汉人看不起土人,土人照样瞧不起汉人唯唯诺诺的样子,不服就干,大丈夫怕什么死?    “大人,程指挥使说会一直等您。”    陶成面现愠色:“他这是讹上本将了不成?让他快点滚!他不滚,就乱棒打出去!”    欧庆也不敢说话。    陶鲁小声问:“父亲大人,可是遇到了难事?”    “你懂个屁,抓紧滚出去!”陶成怒吼,当爹的这点丑事,被你知道了,岂不笑掉大牙?    陶鲁吃了个钉子。    欧庆嘴快:“小公子,此事是……”    陶成快气死了,你欧庆是跟老子作对的是吧?老子这当爹的,就这点颜面,都被你抖落没了!    “父亲大人,此事之错,必在镇远知府!”陶鲁断定。    “你懂什么?”    陶成怒吼,指了指欧庆:“把门关上,你们都滚出去!”    然后压低声音道:“你爹在项督抚手下为将,若得罪了项督抚,以后的仗要怎么打?如何建功立业?要为全局考虑呀,自强!”    “父亲大人可曾想过,项督抚未必知道呢?”陶鲁道。    “呵,官官相护,哪有不知道的?”    “王贵亲口说了,要给项督抚准备寿礼呢,这里的钱,项督抚肯定收了一份的。”    陶成冷笑:“倘若我揭开了这层窗户纸,断了他的财路,项督抚会如何看我?”    “我是军人,天生就是打仗的,我不懂政治,也不想参与政治。”    “就想安安稳稳荡平镇远府土司,便完成陛下交给我的任务,仅此而已。”    “父亲可曾想过,您这般为王知府遮掩,想过陛下的感受吗?”陶鲁反问。    顿时,陶成满肚子借口,堵在嗓子眼里。    却撞上儿子质问的眼神,顿时恼怒道:“陛下命我荡平土司,我陶成仗仗打胜,哪里对不起陛下了?”    “可你对地方知情不报,也是大罪。”陶鲁的话,像根针一样刺痛了陶成。    “老子不想管吗?可管得了吗?”    陶成暴怒:“这天下,哪里有什么公平可言?”    “以前我身怀绝技,不也照样蹉跎在卫所中间吗?”    “若非被方总督提拔,如何才有今日显贵?”    “难道我看见不公平的事情就要管一管吗?我的仕途不要了?我的爵位不要了?”    这是要跟顶头上司作对呀,他陶成哪里敢啊。    陶鲁侃侃而谈:“父亲大人,您以为尽忠职守就是对陛下尽忠吗?”    “陛下是喜欢恪尽职守的臣子?还是为陛下分忧解难的臣子?”    “方总督提拔您于卫所之间,您怎知程飞就不是另一个您呢?您为何不能为陛下挖掘军中人才呢?”    “老子还用你个小娃娃教育?”陶成扬起手,就想抽陶鲁一个耳光。    可陶鲁不敢躲,也不会躲。    他认为自己有理。    反而目光澄澈地看着父亲。    “你!”    陶成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