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91章 景泰九年大总结,君臣无时不在斗(1.6万)  (第5/5页)
    “这三幅地图,朕要赐给今年,功劳最大的三个人!”    朱祁钰声音传来:“这第一幅,朕要赐给王越!”    “王越鲸吞朝鲜,功标青史,丰功伟绩,景泰九年,第一大大功,朕以为当属王越!”    朝臣对王越获得第一幅地图,颇有微词。    王越并未完全囊括朝鲜,如今朝鲜还在战争,还有变数,此时赐下怕谁有反复呀,届时岂不打了皇帝的脸?    问题是,不满也得憋着。    这是赏赐,总不能朝臣亲自上场,和皇帝讨价还价吧?脸总是要的。    “这第二幅,朕要赐给朱英。”    “山东在朱英两年治下,已然成为桃园之地,乐土之省,朱英功不可没。”    “所以,这幅地图,赐给朱英!”    朱祁钰要把朱英当做品牌一样树立起来,让天下督抚去学他。    朕不管民间如何,朕就要看到政绩。    “第三幅地图,朕要赐给金忠。”    “别看金忠是太监,但犁平江西,功大莫焉,中枢能顺利银币改革,金忠是首功。”    “虽是内侍,但该赏赐的就是要赏赐!”    “这第三幅地图,赐给金忠!”    这一幅地图,是最没有争议的。    因为金忠给中枢弄来了两亿多银子呀,如今又去南直隶搞钱了,这样一位财神爷,得捧着点。    如今这三人都不在京中。    加绣名字后,全部赐到他们家中,并下圣旨,告诉他们本人。    “去年朕给文臣赐了玉雕,今年的玉雕,和去年的不一样,朕以玉米为形状,命人雕刻成的玉雕。”    “呈上来!”    太监呈上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三个玉米形状的精致玉雕。    玉雕上有一行小字:景泰九年,于朝有大功之文官。    “其实,今年该赐下玉雕的文官很多,如热河的李秉、王恕,宁夏的原杰,甘肃的寇深,宣镇的王来、龚永吉、轩輗,辽宁的李贤,朝鲜的程信、罗绮,山东的朱英、项忠,江南的张凤,江西的马瑾,两湖的年富、韩雍,两广的薛瑄、薛远,交趾的夏埙、边永、潘本愚,贵州的李匡,都有资格!”    朱祁钰说出这些名字,都是今年立下大功的。    “这是地方的,中枢的诸位,耿卿、白卿、姚卿、王卿等等,全都有资格竞争这三个名额。”    “朕都想锻造五十个玉雕了。”    “诸卿今年做的,朕看在眼里,甚是满意。”    “但既然立下了规矩,就要遵循规矩,从诸多名臣中,遴选出三位,今年功劳最大的。”    朝臣心里有点紧张,但总感觉跟自己关系不大呀。    竞争压力太大了。    今年做出功绩的官员实在太多了。    “这第一尊玉雕,朕要赐给今年苦劳最大的白圭!”    白圭哽咽要哭。    去年本该属于他的,却赐给了耿九畴。    今年终于轮到他了。    他跪伏在地,双手高捧。    皇帝双手将玉雕,放在他手掌心。    “白卿,礼部的担子重呀,你要为朝堂继续担起来。”朱祁钰拍拍他的肩膀。    玉雕是玉米形状的,一颗颗玉米粒,整齐错落排序,雕工精湛,最重要的是价值。    上面写着,景泰九年,文臣中功劳第一。    名字没有,还要等御赐之后,雕工添上。    这些东西,哪怕有一天抄家灭族,这东西也不会被收回的,这才是能传万世的东西。    “这第二尊,要赐给寇深!”    “寇深治理甘肃、宁夏,颇有功绩,又随军吞并哈密,功劳之大,朕认为功德无量!”    文臣互相不服气,寇深是借着地势的光,哈密那么弱,换谁去,都能平定的。    朱祁钰则道:“第三尊,则要赐给……”    白圭和寇深,他很早就想好了。    但第三尊,却有两个人选,项忠和程信。    程信策划朝鲜夺门之变,是收复朝鲜的第二大功。    项忠,是辅佐朱英大治山东的功臣,同时又在率兵在海上清扫倭寇,关键此人精通水战、骑战、步战,是个全才,以后还要大用呢,应当收买。    “赐给程信!”    “程信出使朝鲜近两年,影响朝鲜局势,为女真兵入朝提供机会,又策划夺门之变,为大明收复朝鲜,创造机会。”    “其人之功,当得起这第三尊玉雕!”    朱祁钰还有一层想法,他要拉拢迎复派。    如今迎复派在地方抬头,比如徐珵、程信、罗绮、丰庆、薛远、廖庄等人,都曾是朱祁镇的党羽。    如今都被重用了。    所以,他需要告诉迎复派,朕胸襟宽广,不拘一格用人才。    为了做正事,他极力制造宽松的政治环境,隐藏自己的阴鸷心思,为了理想而让步。    索性就一步让到底。    让天下人看看,朕朱祁钰是有容人之量的。    朝臣对这个人选都感到惊异,转瞬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这是要拉拢迎复派了。    皇帝再用迎复派,也在告诉其他臣子,朕只要能力,不问其他。    甚至告诉天下臣子,只要你有能力,朕就会启用你,无论你曾经做过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