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9章 诡异的倭寇犯边!外族死多少,朕不在乎!(1.3万)  (第2/8页)
br>    项忠什么都擅长,让他掌控水师倒也可以,凭水师大功,他能入武庙。    在项忠思索未来之路的时候。    山东督抚朱英。    此刻也没有在济南府,而是在青州府安顿流民。    山东流民最多。    他督抚山东以来,连剿带安抚,截止至今,已经安置了140万流民,还往热河送去了30万。    今年年初,京师从北直隶陆续移民过来山东,又陆续安置了约40万。    如今山东在籍丁口,已经高达400万人。    分配田亩之后,又由山东布政司建设大批屋舍,送给流民,还有种子、农具,都是中枢出资,给流民的。    移民则多分一些土地和种子。    本地原百姓,则额外蠲免三年税赋,等于原百姓蠲免六年税赋。    而散布在山东各地的响马、盗匪、强盗,全都被项忠荡平,地方凡是有人犯罪,轻者关押,重则流放。    今年下半年,山东已经达到夜不闭户。    朱英将一道道奏章送去中枢,得到皇帝的不停嘉奖。    他可凭此番政绩,跃入阁部。    然而。    他也不是没用手段。    夜不闭户,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山东真的做到了。    因为朱英钓鱼执法,允许地方官员钓鱼。    甚至为了移民,各地百姓报假案,官府也要把人抓出来,抓到厉害的时候,人长得像贼的都被流放去热河了。    所以百姓被吓坏了。    甚至上街走路都不太敢,哪里还敢偷东西呀?    朱英甚至偷偷下令,不许百姓关门,等着小偷来偷,等着强盗上门,结果却抓不到人呀。    就变成了山东夜不闭户,桃花源之地。    朱英的手段,在很多地方都在用,中枢睁一眼一闭眼,甚至皇帝嘉奖朱英,也在促成全国效仿朱英。    虽然朱英行厉法,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但他在分地的时候,却迎得山东人心。    他分地,不是按人头,机械性均分土地。    而是丈量全部土地后,按照现有人口计算,计算出未来会生多少孩子,多少土地能养活多少孩子。    下一代,又能生多少孩子,把所有因素都计算进去,计算出山东能容纳的总人口数。    这样来分地。    比方说:一个男丁,在未来会娶妻生子,生三个儿子三个女儿,就是八口之家。    他要按照八个人来计算分地。    而这八个人,母亲,及三个女孩是不必占用土地的,因为女孩嫁人后,土地不带走。    而随着父亲死后,就变成兄弟三人,共享八口之家的土地,就算是生产力提高,兄弟三人只够娶妻后生一个孩子的土地。    朱英统计,以现在的生产力来算,山东能容纳最多一千万人口。    四百万人,下一代人就超过一千万了。    而现在土地撂荒比较严重,养地、种地又需要几年,所以朱英一口气给一个人,分九个人的地。    女子不分地。    山东男丁160万左右。    分九个人的地,正好超过一千万。    可以缓解二十年内的土地压力。    等人口暴增之后,朝堂要么提高生产力,要么想办法移民。    这就不是朱英管的事情了。    至于土地兼并、天灾人害之事,也跟他朱英无关了。    他朱英就是要现在的政绩。    为此他还写奏章请求中枢允准,在奉天殿引起热议,赞同和反对讨论得十分激烈,最后还是皇帝拍板,让朱英分地之法推行全国。    山东上下受到朱英的恩惠,自然是感激涕零。    山东大治,只是时间问题。    从京师出来的火炮,还有一条路,去辽宁复州。    梁珤在复州一年有余了。    复州造船厂已经建造了起来,他日日cao练水师,从中枢给他送来一些水师的兵法。    他日日研读,虽不是水师将领,但也适应了海上的风浪。    梁珤是聪明人,他知道自己该如何转型。    以现在的朝堂局势估算,武将未来会有三种形式:    一是骑将,一路向西。    二是南将,用土人打山地战,向安南方向开疆拓土。    三是水师,探索更远的地方。    梁珤认为,自己做骑将,不如范广、王越、杨信、李瑾等人,做南将,他又不如方瑛、欧信、陶成等人。    大明现在最缺水师,他若改做水师将领,未来前景必然更加广阔,荣封国公,进入武庙,也未可说!    现在,他梁珤和外界唯一连通的渠道,就是邸报。    京师发行的所有邸报,都会有人按时送来,他天天看邸报打发时间,还在造船厂办了家刊刻厂,将京师的邸报印下来,卖给船匠、兵卒,赚点小钱。    而京师传来圣旨,同时还有一批火炮运抵复州。    梁珤活动活动身体:“陛下终于想起微臣了吗?既然要做水将,那就打得漂亮,让中枢看看我梁珤的能力!”    他收到消息,项忠已经率领船队出发,从莱州横渡渤海,来到复州。    而在养心殿。    朱祁钰正在诏见陈友。    “老将军,朕曾经答应过你的,让你亲自率兵,收复您的家乡,功成之后朕封你爵位!”    朱祁钰看着白发苍苍的陈友,心里竟产生几分急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